第二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2/4頁)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沈沐若能給予他們幫助,從烏質勒那裏所能得到的,從斛瑟羅那裏一樣可以得到,他棄易就難,扶持烏質勒,恐怕也只有這些理由才說得通。

想到這裏,楊帆不禁有些動搖了,他不認為斛瑟羅是一個惡人,但是一個好人,未必就是一個堪為首領的人。楊帆心中猶豫,猶自抱著一絲幻想,道:“斛瑟羅本是十姓部落之主,烏質勒貿然取而代之,這可行麽?”

沈沐見他將被自己說服,輕松地笑起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二郎怎麽也相信非王族而不可為王的腐朽之論?當今女皇並非李唐宗室子孫,難道她現在不是皇帝?若說斛瑟羅,他這可汗之位,若非我大唐承認,也未必就是合法的。

且不說東突厥還有一位阿史那骨咄祿,就算是在西突厥,斛瑟羅原也並非汗位繼承人。西突厥之主原是阿史那彌射,斛瑟羅之父阿史那步真是彌射可汗的族兄,他欲自立為可汗,遂謀殺彌射的弟侄二十余人,篡權自立。

阿史那彌射率所部處月、處密部落投靠我大唐,太宗皇帝冊封他為奚利邲咄陸可汗,阿史那步真自立,但其部落多有不服,步真無奈,只好也投靠我大唐,獲封為左屯衛大將軍。後來,阿史那步真誣告阿史那彌射謀反,彌射被殺,步真這才把十姓部落納入自己麾下。”

沈沐說到這裏,呵呵一笑道:“這件事,不過是二十余年前舊事,西突厥十姓部落盡人皆知,如今斛瑟羅繼承汗位,又不能得諸部人心,烏質勒取而代之,何難之有?”

楊帆道:“烏質勒的能力,我雖只見一斑,也不得不承認,他確有一方豪傑的風範,只是……正因此人頗有才幹,如果扶持他,會不會養虎為患?”

沈沐失笑道:“二郎,你一切盡為我朝打算,這番心思,令人佩服,可是這個想法卻是大錯特錯了!”

他負著手,緩緩往前走了幾步,伸手一揮,指了指那浩瀚星空下無數閃爍的星辰,道:“一個世家,長房沒有傑出的子弟時,如果還要嫉賢妒能,排擠打壓支宗子弟,這個世家絕不可能存在千年之久。

一位重臣,如果舉薦賢能時不能唯才是舉,總是擔心別人有才幹,總有一天會成為比自己更加出色的官員,他早晚會淪為弄奸使權的奸佞,而不可能名垂千古。

一個帝王,如果總是擔心臣子功高震主,甚至不等外患鏟除,就迫不及待地把那些有才幹、有能力的文武大臣幹掉,他早晚會成為亡國之君!

二郎,現在僅僅是吐蕃其軍力就不在我大唐之下,更何況還有一個東突厥,這時候還要對自己人百般防備,會是一個什麽結果?

烏質勒滅得了吐蕃和東突厥麽?不可能!但他可以壯大,他這力量從哪來?就算人全靠自己生,可地盤只有這麽大,三家瓜分,對我們有益無害。

烏質勒很有能力,這不假,可是在這樣險惡的環境裏,我們能給予他們的幫助有限,正要他有能力,我們世家也罷、朝廷也罷,才有扶持他的價值,否則要他何用呢?

扶持的同時,當然還要控制,這與烏質勒是不是突厥人無關。如果大唐衰弱到了連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力量都無法控制,又或者為君者利令智昏,那麽有野心者,不管他是否同族,甚至不管是否是血緣至親,一樣會取而代之,不用往遠裏找例子,本朝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楊帆沉默了許久,問道:“你為何引我來見他,又為何讓我知道這件事呢?”

沈沐道:“因為,他要稱可汗,需要得到朝廷的支持,需要一個大義名分。其實,不管你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十姓部落的權力已經掌握在烏質勒手中,只是斛瑟羅還渾然不覺,烏質勒也沒有同他撕破臉皮罷了。

如果我朝不答應,你以為烏質勒就會放棄到手的權力?不會!斛瑟羅依舊要面臨眾叛親離的局面,如果出現那種局面,你以為西突厥在兩只猛虎的窺伺之下一番內耗結果如何?那樣一來,我朝用來牽制東突厥的一支重要力量就要損失殆盡了。

二郎,如此情況下,你說對斛瑟羅來說,是留在朝中做一個大將軍、一個富家翁好,還是讓他回來,使十姓部落在自相殘殺中全部葬送掉好?這些利害,如果由你呈報女皇,相信女皇權衡利弊,不會舍不得一個“可汗”的名分!

斛瑟羅本人留在朝中,於他本人而言有益無害。於朝廷而言,也算是對西突厥十姓部落多一個控制的籌碼。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把他擡出來,如果烏質勒真有反意的話!”

“我,烏質勒!向上蒼發誓,如我為可汗,決不相負!”

隨著聲音,烏質勒突然從夜幕中一步步走過來,他依舊帶著醉意,腳下有些飄浮,但是臉上卻滿是激動、真誠與鄭重的神情,遠處,兩個突厥少女向他深深地彎下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