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婚書在此(第4/11頁)

站了這麽一陣兒,黯夜已經有點冒虛汗了,喉嚨也開始癢了起來,他不敢在帝王面前咳嗽,可這事兒不是想忍就忍得住的,黯夜不由握拳捂唇,輕輕咳了兩聲。

這一出聲把正德的目光吸引過去了,他看了兩眼道:“這個倒是眉目清秀,只是身子骨太單薄了些吧。”

馬永成瞧見黯夜咳嗽,立即揚聲道:“待選者退下。”

黯夜如蒙大赦,連忙領頭兒躬身向屏風後退去,另外兩個也只好跟著退了下去。張太後不悅地瞪了馬永成一眼,說道:“哀家還沒細細打量,怎麽就叫人退下去了?”

馬永成急忙賠笑道:“皇太後,三個候選者的模樣,您都已經瞧過了,皇家選駙馬,那是何等莊重的大事,奴婢擔心皇上和皇後娘娘離的遠,說話的聲音大了,被他們聽到商量的話語,那就不太妥當了。”

畢真也連聲應和,張太後哼了一聲就不言語了,轉而對正德道:“皇上,這三個孩子模樣都還過得去。要說長相嘛,那個姓陳的姿容儀表最是出色,可惜家世不好,貧富貴賤什麽的咱皇家不在乎,可這家世清白卻不能馬虎了,以哀家看來,可以從另兩人中擇一個人選。”

正德點點頭,問道:“畢真,方才站在中間那個,身材硬郎結實的是什麽人呐?”

畢真忙道:“太後、皇上,皇後娘娘,這個人叫孫世博,父親原是一位參將,傷殘退伍後住在京城,此人是既習文也習武……”

他奸笑兩聲,又加了一句:“只是他年紀尚小,習練的技巧又多,武藝還未見精通,文才嘛,也尚未取得功名,現在尚是一介布衣。”

張太後一聽,什麽允文允武,這不是什麽都懂,什麽都一瓶不滿、半瓶晃蕩嗎?她對孫世博外貌本來就不太滿意,這一聽更不喜歡了。

正德想了想,他心中最中意的還是第一個,這第二個和第三個一文一武,相貌形體不是一個類型,想比較也比較不了,他一時沒了主意,又問道:“第三個呢?那個輕咳的文弱少年怎麽樣?好像身子骨不大好。”

畢真賠笑道:“那個人叫黯夜,是西什庫掌庫小吏黯東辰之子,年方十六歲,已經有了舉人的功名,詩文出眾,堪稱才子,近日京師天幹物燥,多有傷風生病者,這人是個書生,身子不夠強健,風寒有些日子了,現在還余咳不止。只因條件優越,所以奴婢和國公、國舅商議一番,把他也列入了待選名單。”

正德暗暗思忖半晌,一時取舍不下:論身世,孫世博是四品武將之子,可惜本人是一介布衣,黯夜呢,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父親雖是小吏,也算官宦子弟,只是那身子骨兒也太單薄了些,看他一陣風兒就能吹跑的樣子,以正德平時喜與虎豹搏擊的性子是絕對看不上的。

猶豫半晌,他才向張太後問道:“母後,您看哪個合適一些?”

張太後微微思忖著道:“永福性情恬靜沉穩,又通詩詞文章,依哀家看來,還是和那個舉人比較般配,那孩子眉清目秀、既中了舉人,文才也是好的,說到身子骨兒,做駙馬又不是要他去做苦力,那些讀書人有幾個身子骨兒好的?這不是正受著風寒麽,要不然想來氣色也不會這麽差!”

正德搖頭道:“禦妹性子喜靜不假,可是她才不喜歡文弱書生,禦妹喜歡的是允文允武的少年,通文而不酸腐,精武而不粗獷,談吐風趣,善解人意……”

他說到這兒忽想起這話是去薊州溫泉時,妹妹在他面前誇獎楊淩的話來,不禁扭頭瞧了楊淩一眼,只見威國公眼觀鼻、鼻觀心,猶如老僧入定,一動不動。

正德本想尋求楊淩的支持,瞧他眼皮子垂著好像快睡著了,只好轉回頭道:“那個孫世博難得十六歲的少年,看起來性情卻十分的老成,而且又通文墨又通武藝,朕覺著更適合永福。”

皇後心底裏也相中黯夜,俊俏風流的少年郎誰不喜歡,雖說臉色蒼白,文文弱弱的,可那不是著了風寒麽?怎麽看,也比那個黑黑壯壯的墩實小夥瞧著可愛,可是她現在乖巧多了,婆婆相中了黯夜,丈夫相中了孫世博,心中略一權衡,她便決定放棄自己的意見,加入老公的戰壕。

皇後說道:“太後,本宮也覺得孫世博更合適些,反正做了駙馬又不需要他去考狀元,文才過得去就行了。永福不但精通詩詞書畫,騎馬射箭、蹴鞠劃船這些事情也非常喜歡,太過文靜的男子,怕她不會喜歡呢。”

張太後一聽也猶豫起來,又想了想那孫世博雖不如黯夜文采出色,也不如他相貌耐看,總的說起來還是不錯的,另外論起家世倒比黯夜家裏更好,她念頭轉了轉,微微點著頭就要答應。她只要一點頭,便也沒了後來的無窮風波,說不定明年就能抱上外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