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草動蛇驚(第2/8頁)

楊慎欠身笑道:“因祖父有恙在身,慎一直陪在身邊替父盡孝,以致錯過了鄉試,如今只是秀才之身。”

楊淩微覺悵然,他本想即時保薦楊慎入朝,一聽他為了侍奉祖父連鄉試都沒去,不由大失所望。那時盡孝道實比考仕為官更加重要,這邀他入朝的話便無法開口了。

他嘆了口氣道:“以楊慎老弟的才能,鄉試不過是牛刀小試,進京趕考必然也是金榜上注定的人物,你既要侍奉祖父,明年的鄉試也要耽擱?”

楊慎展顏笑道:“祖父病體已愈,如今身體康健,慎正想下次鄉試,先取得舉人身份,然後就進京趕考呢。”

楊淩聞言大喜,忙道:“鄉試等一年,京試等三年,如果得以高中,在翰林院中待上幾年,再外放為官,等到一展抱負時,不知要過多少年。楊兄弟一身才學,本官是十分贊賞的,朝廷正在用人之時,求賢若渴。本官有意特檢薦官,引你入朝,你看如何?”

“這……”楊慎怦然心動。

薦科和楊淩的恩科可不同,那是才學卓越,聲名聞於廟堂之上,由三位以上朝廷第一等重臣予以舉薦,皇上頒特旨晉用的,換句話說不但不會受正途出身的官員岐視,而且還備受尊崇。

歷來有此尊榮的都是博學鴻儒,不先熬個滿頭白發就不夠資格,那職稱除了真本事,還得熬歲數的,如今有此機會,楊慎如何能不心動?

盧士傑淡淡自若,恍若未聞,他仰起頭來,“滋”地一聲將酒一飲而盡,向朱玄衣呵呵笑道:“好酒,好酒,這壇珍釀你我求了好久,李安也不舍得拿出來,今日倒沾了欽差大人的光了,哈哈,玄衣還不多飲兩杯?”

朱玄衣素知這位好友性格,貌似狷狂,無牽無掛,其實拿得起,放不下,現在看似豁達,心中定不好愛,忙也故作不知地替他斟上一杯,二人談笑暢飲起來。

楊慎低頭沉吟片刻,終於微帶尷尬地擡頭笑道:“這個……大人美意,在下甚是感激,可是……在下身份特殊,如蒙大人保薦,恐……對大人聲譽有所影響。”

楊淩詫異地道:“你的身份有何特殊?”

楊慎無奈,站起來向他作了一揖道:“大人勿怪,在下心慕大人聲名,也頗贊同大人在朝中的施政舉措,這才冒昧攀交。在下確是姓楊名慎,新都人氏,不過……在下有一言不曾奉告,家父諱字廷和,是……是當朝……”

“啊!你是楊大學士之子?”楊淩一拍額頭,驚笑說道。

如此說來是不能莽撞推薦了,他倒不怕有人議論他以此舉買好楊廷和,在朝中擴充自己的實力。不過楊廷和雖和他關系還不錯,在朝中也有些惺惺相惜,不過政見上二人頗有些分岐,要舉薦人家的兒子,要是老子不同意,那不成了大笑話?

楊淩想了想搖頭道:“楊老弟,以你的才學,如果非要走正途,前後磋砣上十余年的時光,本官想想都不能容忍。當今皇上勵精圖治、求才若渴。俗話說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何況只不過是令尊在朝為官而已。”

他坦然道:“不瞞你說,我和令尊在政見上頗有些分岐,有時在朝廷上也不免要爭執一番。不過我們都是為了天下百姓,並非為了一已私心。我相信楊老弟入朝為官,同樣是以社稷為重,不會做出父子結派的事情來,可是你與令尊政見相同時,會不會為了避嫌,該贊成的也不贊成?”

楊慎眉尖一挑,一向隨和的臉上顯出一絲傲氣,朗聲道:“自然不會,我若為官,和家父雖是父子,卻一樣都是朝廷的臣子,該堅持的我便堅持,該反對的我便反對,豈能優柔於一已謗譽,進退間時時計算得失?”

這小子是個外柔內剛、綿裏藏針的人物,只是年紀還小,受不得激呀。

楊淩心裏暗笑,聽他說完擊掌喝彩道:“著哇,君子坦蕩蕩,管他小人風雨,你將來入仕後便知道,無論你怎麽做,無論你如何光明磊落,永遠有謗詬之語隨身,小人以已之心度他人之腹的齷齪事從來都不會間斷,顧忌他們做什麽?這種貨色的看法也值得在乎?”

楊淩此語大有謗譽由他,我行我素的豪邁之氣,楊慎見了胸中血氣翻騰,揚眉道:“說的好,自求我道,宵小由他,是我太著痕跡了。”

他頓了頓,說道:“在下今晚便修書一封,將我的想法告知家父,得了回信,再稟明大人。”

此事當然和楊廷和大有幹系,楊淩也不能勉強他父子不經商量,所以點頭應道:“好,那麽本官就靜候你的佳音了。”

朱玄衣一直笑吟吟地聽著二人說話,此時才滿面春風的捧杯道:“恭喜楊慎老弟能得到欽差大人賞識,乘風破浪當此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哈哈哈,也恭喜欽差大人得此良材美玉,楊慎老弟如得大人雕琢扶助,成為國之棟梁,那是指日可期,來來來,咱們滿飲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