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節 偃月(第3/4頁)

費縣當然還無法左右大局,可費縣西北的顓臾卻是徐圓朗的老巢所在。程咬金的攻擊範圍一下子逼近徐圓朗的心臟,在張鎮周看來,徐圓朗必定撤兵回援老巢。

徐圓朗撤兵,西梁軍的機會當然會來,所以他就在等魯郡徐家軍的動向,然後考慮下一步如何攻擊。

張鎮周坐鎮中軍帳中,就是在等著探子的消息,雖然他將兵力收縮在巨野,可他的探子早就分布在魯郡的四面八方,甚至已經混入了魯郡的各大城池。徐圓朗若有何動向,絕對逃不過他的耳目。營寨外時而傳來歡呼聲,張鎮周卻是不為所動。蕭布衣進來時,帶來了股寒意。張鎮周微微皺眉,他當然不是對蕭布衣不滿,而是覺得可能會有些問題。

蕭布衣也是鎖緊眉頭,這些日子,他亦是忙碌非常,始終在東都和東平郡間遊走,時而詢問軍情,時而處理民政,讓他忙的不亦樂乎。

前線西梁軍知道西梁王時刻和他們在一起,不由勇氣大增,信心百倍。

雖然寒冬季節,可西梁王以萬金之體和他們並肩作戰,還有什麽比這更讓他們振奮莫名?

方才蕭布衣就是冒著風雪,在營寨外鼓舞兵士的士氣。

很多時候,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不需要再身先士卒,只要讓兵士明白,他是關心軍民疾苦,這些足矣。

百姓的要求實在很簡單,蕭布衣想到這點的時候,抖抖身上的積雪,眉頭亦是皺了起來。迎到張鎮周的目光,蕭布衣已得到了答案,“徐圓朗那面還沒有動靜?”

張鎮周搖搖頭,“這人很鎮靜,並沒有迫不及待的回轉,讓我們暫時無隙可乘。”

他雖是無奈,卻不焦灼,因為他更知道,現在是比拼耐性的時候,徐圓朗能稱霸一方,占據山東半數領地,絕非無能之輩。

蕭布衣緩緩坐下來,微笑道:“無妨事,他們不得民心,重兵之下,百姓挺不了太久。等到百姓積怨,就是他們崩潰之時,我想他們現在更是期待我們的進攻,因為他們壓力比我們要大。張大人,我們可以等。”

張鎮周欣慰道:“有西梁王一言,老臣再無壓力。”

原來張鎮周不怕戰,可素來都是選擇最佳時機出手。他只怕蕭布衣最近連戰告捷,一時間頭腦發熱,催他出兵。那樣的話,五萬兵士對抗徐家軍,並不占任何優勢,要添進去也是轉瞬的事情。蕭布衣雖急,卻沒有失去冷靜,選擇無條件的信任張鎮周,讓張鎮周如何不心中欣慰?

徐圓朗策略雖是正確,可他的弱點當然就是底氣不足,勢力太弱。蕭布衣現在地域廣博,堪稱中原第一人,有東都、荊襄兩地源源不絕的供給,就算拖,也能拖死徐圓朗!

“西梁王,太原方才有加急軍文來告。”

“太原怎麽樣了?”蕭布衣精神一振。

“情況不妙。”張鎮周道:“不過這些均是在意料之中。劉武周克榆次,攻平遙,引太原之兵,雖一鼓作氣擊敗竇誕的援軍。可竇誕自從大敗之後,和宇文歆閉城不出,劉武周急切難下。如今已有近月,劉武周雖攻克太原城附近數縣,但是並沒有動搖河東的根基。”

“李淵呢,有什麽動靜?”蕭布衣神色平靜,這些均在意料之中。

劉武周雖蓄意南下,若能輕易的征服河東,李淵也就不是李淵了。若真的是那種不中用的對手,蕭布衣何必如鯁在喉。

“根據關中急報,李淵已派太常卿李仲文為先鋒,裴寂統帥大軍前往援助太原,如今已過黃河。”張鎮周道。

蕭布衣皺眉道:“為何派裴寂?不是李世民嗎?”

“李世民如今在隴右,一時間無暇分身。”張鎮周解釋道。

“那為何不是李建成?”蕭布衣隨意問道。他這麽一問也是情理之中,畢竟裴寂並沒有什麽戰功,李淵派裴寂解太原之圍,倒是有點出乎意料。

“我估計李淵大勝薛舉後,對劉武周並沒有足夠的重視。裴姓是河東大族,李淵估計也想利用這點。”張鎮周道:“至於不派李建成,肯定是因為李建成身份重要,眼下不能輕易犯險。”

蕭布衣突然笑道:“那李世民呢,李淵就放心他冒險?”

張鎮周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有兵士急急進帳,呈上緊急軍文。張鎮周霍然而起,只以為是徐圓朗大軍有了新舉動,沒想到展開軍文一看,臉色突變。

“西梁王,有意外。”

“什麽意外?”蕭布衣微笑問。

“羅士信突然揮兵西進,如今已過陽谷,攻下壽張、範縣兩地。一路勢如破竹,我軍難擋。秦將軍現在從鄆城出兵阻敵,兩軍相遇梁山!”

蕭布衣不動聲色,“壽張、範縣眼下好像是我們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