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節 反敗(第2/4頁)

符平居再不猶豫,舉步上前,已經抓住了魏刀兒手上之刀,蕭布衣人頭未落,他還是不能松懈。

手腕一揮,單刀已經半空折斷,化作兩道厲芒射向蕭布衣。符平居沒有任何花俏的招式和技巧,可他信手一揮,已經是習武之人力量和速度的完美結合。

兩道厲芒如電閃雷轟,一道擊在地上,徑直沒地,威力無儔,另外一道卻是準確無誤的打在了蕭布衣的胸口!

※※※

皇甫無逸終於嘆了口氣,這場戲看起來已經接近了尾聲,他蓄謀這久,今日這時,終於可以放下了心事。蕭布衣是人不是神,單刀插入胸口不可能不死,蕭布衣一死,東都的勢力爭霸也就到了盡頭。

這場博弈他自己想想,都是安排的天衣無縫,頗為滿意。這場爭鬥,由始至終,也都是他來落子。每一步,都是經過他巧妙的計算。

有時候,大智若愚就是說他這種人物,皇甫無逸暗自想到。他生性狡詐,卻以粗獷示人,對誰都是不肯完全信任。這種人凡事留三分,交心也不誠,平日雖是一呼百應,尊崇一時,卻是難以交到什麽要好肯賣命的朋友,事到臨頭,更是難得把所有的事情交給貼身人去做。可眼下這個機會千載難逢,他當然不肯放棄。不在高位之人,永遠不明白高位的誘惑,王位皇位那種高高在上,無人敢違的誘惑又豈是常人能夠想像?

他一定要殺了蕭布衣,奪了東都的掌控權,君臨天下!做皇帝,哪怕一日就好。

至於以後的事情,以後再去想,誰又能考慮那麽長遠的事情。

可要當上皇帝,還有不小的阻力,首先就是時機未到,他若是造反,只怕一大半的隋臣都不會跟他,皇甫無逸如何不知其中的關鍵,是以他早就準備了個假越王,到時候偷天換日。他讓段達對蕭布衣說及祭天之時,就是采用兵法虛實相間的道理,蕭布衣可能不信,但是他一定會準備應付。他讓劉長恭去攻打含嘉門,費青奴去輔助,卻是蘊含了更為險惡的用心,他知道劉長恭多半不會成功,畢竟盧楚不是白給的人。但劉長恭畢竟算不上他的心腹,需要犧牲的時候,死不足惜。劉長恭造反,他讓費青奴跟從,就是準備讓費青奴伺機殺了劉長恭,然後把這造反的罪名推到段達的身上,含嘉城那裏,他早就派了精兵去平叛!

現在事情就變的很清晰明了,在他皇甫將軍安排下,所有的事情亦是有條不紊的進行。如果事後讓皇甫無逸解釋的話,那就是段達等人兵敗後,不知感恩戴德,卻對越王心懷不滿,伺機作亂。劉長恭夥同段達造反,裏應外合,劉長恭攻打含嘉門,段達卻是在城內做內應,段達多半不認,可費青奴當然能找到段達作亂的證據,他皇甫無逸派精兵平叛,自然是大功一件。費青奴拎著劉長恭的人頭過來,這面蕭布衣卻被刺客殺死,刺客所做的一切自然也可以推到段達、劉長恭的腦袋上。

這種反叛當然不用擔心盧楚等人抓住把柄,因為他是平叛而已!

祭天襲駕一事,不過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魏刀兒和符平居的目標當然不是越王,而是蕭布衣,其余混入的刺客卻是掩人耳目。蕭大將軍為保越王,壯烈身死,他皇甫無逸平叛了動亂,百姓自然把對蕭布衣的尊敬移到他皇甫無逸的身上,經此一事,他威望大漲,經過青龍幫的地痞無賴大肆宣傳出去,誰又知道此事的真假?

接下來他就要架空楊廣,尊楊廣為太上皇,然後讓越王當個傀儡皇帝,只要再過一段時間,就讓假越王把皇位讓給他這個德高望重的將軍,他也就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

對付瓦崗那些人,他還是不急,最少他還是從心底瞧不起那些饑賊盜米之徒,何況他還有個王世充可用!

所有的計劃,所有人不過知道一些而已,真正的用意,永遠只有他皇甫無逸一人知曉。想到這裏的皇甫無逸露出微笑,蕭布衣死了,符平居雖是狂傲些,可畢竟還是有些真材實料。他們都以為自己會造反吧,每次想到這裏的時候,皇甫無逸都會忍不住得意的笑。

所有的念頭在皇甫無逸心頭流水般的漫過,所有的細節其實也在他腦海中琢磨良久,這會蕭布衣死了,他應該站起來召集兵士平叛了。他既殺了劉長恭、又救了越王,這一次的功勞又有誰能比得上他!

※※※

笑容浮出,轉瞬又僵硬在臉上,皇甫無逸難以置信的望著蕭布衣,他竟然還沒死!

這怎麽可能?

他親眼見到符平居斷刀正中蕭布衣的胸口,以斷刃居然把蕭布衣帶了幾個跟頭,可見這一招兇猛至極,可蕭布衣雖是狂吐鮮血,竟然還能強自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