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節 刀劍(第2/4頁)

裴茗翠沉默良久才道:“蕭兄,你我的區別在於,很多時候,你把人總往好了想,對人寬容,我卻總是想到惡處心機,對人戒備,所以到現在為止,你的朋友越來越多,我卻是孤家寡人一個。”

蕭布衣錯愕,“難道裴小姐覺得假陳宣華最後一句話包藏禍心?”

“你說不想聖上征伐遼東的都有什麽人?”裴茗翠突然問。

蕭布衣認真想了下,“群臣,百姓,你我。其實只要還想安生過日子的人,多半都不想征伐遼東。”

裴茗翠微笑道:“原來你和我的想法都是落入盲區,不過也怪不得,因為我們都是中原人。”

蕭布衣腦海中直如一道霹靂劃過,失聲道:“你說的不錯,不想我們征伐遼東的其實還有遼東的百姓!你難道認為,假陳宣華是遼東人?”

※※※

所有的一切在蕭布衣腦海中本是亂的和麻般,設想陳宣華是遼東人的時候,蕭布衣眼前豁然開朗,種種不解之處已經合理的解釋。

楊廣連年征戰,高麗王野心勃勃,可這無非是兩個國家當權派的爭鬥。

從根本來講,兩國的百姓都是對此頗為厭倦。

帝王的功績通常都是堆在百姓的痛苦血淚之上。三征遼東後,中原固然民生疲憊,可遼東那面也決計好不了多少,甚至只有更加的痛苦。

陳宣華如果是遼東人,那她勸楊廣行善解釋的通。因為休戰對大隋有好處,對遼東當然也是如此。

裴茗翠聽到蕭布衣的假設,沉默良久才道:“你也終於想到了這點,我是三個月來冥思苦想才得到的這個結論。”

說到這裏的裴茗翠有些興趣闌珊,“如果假陳宣華是遼東的人話,那就可以解釋一切。我們可以設想,高麗王也知道聖上喜愛之人,這才早早的準備了假陳宣華這個人,而且他也有這種耐心和實力。後來連年征戰,民生疲憊,高麗王終於忍不住派出了假陳宣華。她也應該知道,如果聖上昏庸的話,只會再次征伐遼東,所以她全力勸聖上行善,最後再不征伐遼東就是水到渠成。她聯系到了宇文述,也可能早就和太平道有勾結,因為沒有他們的幫手,她也不能輕易的到了聖上的身邊。他們最終策劃了這場襲駕事件,宇文述想要穩固勢力,太平道真心想要刺殺聖上,而她呢,卻是早就做了個決定,舍身換取聖上不征伐的決定。”

見到蕭布衣的瞋目結舌,裴茗翠不解問,“蕭兄大才,難道覺得這裏有什麽問題?”

“她在這場事件中有什麽好處?”

“那我呢,我在這場事件中又有什麽好處?”裴茗翠問道。

蕭布衣喃喃道:“女人心,海底針,果然是難以琢磨。不過這一切好像都是你的假設,具體如何,你也不能確定。”

裴茗翠長嘆一口氣道:“所以我才說我是輸的一敗塗地。陳宣華當然知道我會反擊,也算準了我的反擊,我看起來贏了,卻是落入她的算計。我雖然不能確定自己的推測,可前因後果想清楚了,從兩個人身上可以確定陳宣華的身份。”

“誰?”蕭布衣已經隱約猜到。

“道信和那個刺客!”

※※※

紫微城,永樂殿上,楊廣看起來很是憔悴,非但沒有永樂,看起來此生都不再會快樂。

永樂殿上停放一具玉棺,和整個大殿的氛圍顯的格格不入。

玉棺上鮮花遍布,襯托出陳宣華一張栩栩如生的臉龐,楊廣看的傷心欲絕。

三個月來,他一直都是這麽癡癡的望,誰也不知道他在想著什麽,宮人宮女都是躲的遠遠,話都不敢多說一句,只怕惹上殺身之禍。

裴蘊,虞世基,蘇威等人都是面面相覷,今日本應是陳宣華下葬之時,可見到楊廣這種神色,又有那個敢勸?

楊廣一直枯坐在殿中,宇文述匆匆的趕來,滿頭大汗道:“聖上,吉時已到,還請陳夫人入土為安。”

楊廣不語,宇文述的汗水停不下來,心中懼怕。

誰都覺得陳宣華死後,唯一不會受到牽連的只有宇文述,可宇文述心中卻有個極深的恐懼,只怕楊廣想到什麽。

“聖上,人死不能復生,還請你節哀順變。”裴蘊也終於上前了步。

見到裴蘊嘴角若有若無的笑意,宇文述心中暗罵,知道這個老鬼有問題。

楊廣聽到裴蘊所說,卻是眼前一亮,悲哀的情緒一掃而空,“誰說人死不能復生,宣華就還陽過一次,宇文愛卿,你說是不是?”

宇文述暗自叫苦,最怕的事情終於發生,這個裴老鬼是在算計自己。

“回聖上,的確如此。”

楊廣跳了起來,高興的拉住了宇文述的手道:“快去找袁天罡來。”見到宇文述滿臉發苦,楊廣怒道:“怎麽了,袁道長不肯來嗎?你和他說,只要能讓宣華再次還陽,朕可答應他任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