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節 轉折(第4/5頁)

可如今,他還是鐵打般端坐在那裏,沒有絲毫疲倦,怎麽能不讓城兵敬仰尊敬?

東方破曉,曙光初現,雁門城外的喧雜終於告一段落,城兵們都是長舒了一口氣,心道突厥兵總算安靜了片刻,只是新一輪的攻城在什麽時候,誰都不算清楚。

趁這難得的功夫,守夜的抓緊時間休息,輪轉的疲憊不堪,卻只能持槍守在城墻處,遠眺突厥兵所在,只聽到無主的馬兒孤寂的嘶叫幾聲,清晨中頗為清越和嘹亮。

士兵們都是奇怪,極目遠望,發現遠方還是黑壓壓的,朦朦朧朧,見不到什麽,突厥兵走了?誰想到這個念頭的時候,都是啞然失笑,這怎麽可能?!

蕭布衣卻是調息完畢,緩緩的睜開眼睛,輕聲道:“走了,他們走了。”

方無悔拄著長槍在打盹,聽到蕭布衣的聲音,霍然驚醒。這些日子他一直跟在蕭布衣的身邊,過著以前當城兵從未有過的刺激日子,可真的無怨無悔。他不怕死,只怕有朝一日突然醒來,蕭布衣已經不見。

“蕭大人,誰走了?”

“突厥兵走了。”蕭布衣是城中所有人中最清楚形式的一個,到了這時,也是輕舒了一口氣。

這一個月的廝殺讓他真切的感受到疆場的殘酷,生命的廉價,楊廣的多疑,始畢可汗的當機立斷,還有那死神面前,一律平等的無奈。

別人對突厥兵會撤走都是不信,可蕭布衣知道,李靖那面終於不負眾望,可敦當然也會耍些手段,始畢可汗已經不能不回。可這一場仗,大隋雖是贏了,卻已經輸的一敗塗地。

沒有了李靖和他蕭布衣,楊廣此次會不會被抓,蕭布衣平靜的心中有了異想,怔怔的出神。

蕭布衣說突厥兵走了,城兵都是不信,可又不想不信,低聲細語傳了出去,轉瞬匯成了洪流,所有人都是振奮起精神,壓抑不住的興奮!

“突厥兵走了?”

“突厥兵走了,是蕭大人說的!”

“蕭大人說的,那就絕對不會錯了。”

“突厥兵走了……”所有的人都是大聲喊了起來,宣泄著被困驚懼和解圍的興奮。

這個時候的城兵,也不想去驗證這個消息的正確,對他們而言,難得這片刻的放松,當然要盡情的釋放。

蕭布衣有些苦笑,卻是並不勸阻,他感官敏銳,聽覺敏銳,當初能在守城的時候發現來自地底的聲響,自然能從嘈雜的喧囂中分辨出,馬蹄漸漸行遠,他清醒的知道,突厥大軍一夜已經撤的一幹二凈。

城兵互相傳播著這個消息,很快到了眾朝官的耳朵裏面,等到楊廣匆忙的走上城樓的時候,天邊紅日已現,蓄積著力量,準備沖破白雲的素裹。

“蕭布衣,你說突厥兵走了?”楊廣向城外望過去,目光所及的地方,除了屍體和散亂的馬匹外,城墻前還有散亂的旗幟,鮮血凝固,一片狼藉,可突厥兵卻是影子都不見。

蕭布衣施禮道:“聖上,微臣昨夜在城頭凝聽,察覺突厥大軍趁夜分批撤走,到天明的時候,已經撤的一個不留。”

宇文述皺眉道:“你聽的,你耳朵這麽管用?”他盡目望過去,雖然看不到突厥兵,卻還是反駁道:“聖上,突厥兵久攻不下,說不定采用詐離之計,只等我等誤以為解圍出城之際,再派大軍攻我們個措手不及,倒是不能不防!”

宇文述擔憂說出,城上寂靜一片,所有人都覺得,這也是大有可能。

楊廣只想相信蕭布衣說的是真的,可畢竟性命攸關,左右為難,但見到突厥兵不在眼前晃悠,總算是稍解郁悶之氣。

“眾卿家有何建議?”

來護兒上前道:“少卿聽力敏銳,說的可能是真的。如果聖上不放心的話,大可從城墻上用繩索墜下幾個兵士,四方打探,可這打探的兵士嘛……”

來護兒欲言又止,誰都知道這樣出去,真的有突厥兵的話,那是九死一生,如何肯下城?

蕭布衣上前一步,沉聲道:“來將軍說的極是,微臣願往。”

方無悔熱血上湧,心道自己這條命就是撿來的,蕭大人說突厥兵走了,那肯定就是走了,“方無悔小兵一個,願去北方查看。”

“我等願往。”

見到蕭布衣方無悔上前,‘呼啦啦’的站出十數個兵士,齊聲請命。

楊廣倒是愣住,頭一次沒有獎賞,也有人送死的,龍顏大悅,卻是不能不獎,“站出來的每人賞白銀十兩。”

沒有站出的不由有些後悔,轉瞬又覺得此行大為兇險,這銀子也得有命花才好。

來護兒將兵士分成三份,分別是向東,南,北三方打探,卻讓蕭布衣向西去崞縣查看動靜。

城上墜下繩子,眾人攀繩索下城,隨意在城下找了匹無主的戰馬騎了,分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