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節 陌路末路(第4/7頁)

“我在這裏起到的作用最小,不過是想個偷懶的方法。”蕭布衣很謙虛的說道:“要不是虞兄的執著,大匠的認真,我想這雕版印刷也不會這麽快的得到應用。”

虞世南搖頭道:“蕭兄此言差矣,你可知道這千百年來,差的就是你的這個偷懶的方法,你偷懶一次,對以後的讀書人可是天大的益處,世南做的才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蕭布衣對於虞世南不由大生好感,覺得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像虞世南這種專心為後人著想之人永遠都是國家的財富,“世南兄此言差矣,念頭人人都有,可是要做,卻不會人人去做。別人或許為功為利做成這件事情,只有世南兄為天下文人著想,這種心境,我已經是自愧不如。”

蕭布衣說的坦誠,虞世南望著蕭布衣良久,輕聲道:“蕭兄,世南得見於你,實乃生平幸事。只望你好人好命,莫被小人所害才好。”

二人惺惺相惜,都為彼此的性格所動,一人哈哈大笑道:“秘書郎,校書郎,你們清早就在論文嗎?”

蕭布衣和虞世南轉過身去,發現柳顧言已經站在二人身後,笑眯眯的望著二人,滿是贊賞。大隋三省六部,秘書省內侍省算是編外,內侍省還因為能在聖上的身邊,地位要比秘書省為高。柳顧言雖是秘書省的頭,官階不差,要說實在地位比起各省要差了很多,再說他也是個文人,和眾人不擺架子,整個秘書省算是清貧,但也是最不勾心鬥角的一個地方。

虞世南和蕭布衣施禮問過長官,柳顧言卻是揮手一擺,豪爽的拍拍二人的肩頭,“秘書郎,校書郎,你們做的什麽雕版印刷很不錯,聖上最重奇巧構思,大匠能工,因為雕版印刷有成,我都有了封賞,還是沾了你們的功勞。”

蕭布衣二人都說不敢,有了領導的英明決策,才有今天的成績,這和柳顧言的教誨是分不開的。雖然柳顧言這段時間露頭不過三次,可二人都會做人,也不是爭功之人,不忘記搞好秘書省的團結工作,柳顧言大喜,覺得孺子可教,只可惜自己生的是兒子,不然有個女兒的話,大可找兩人中的一人為婿,倒可更拉近一層關系。

三人一團和氣的時候,聖旨又到,這次卻是換了個通事舍人,柳顧言和蕭布衣,虞世南接旨,卻是聖上因雕版一事,覺得開創千古未有,可喜可賀,命蕭布衣虞世南進顯仁宮隨駕賞雪。

柳顧言有些失望,心想自己這個秘書監難道還不如個秘書郎,轉念一想,虞世南穩重博學,蕭布衣卻是急智甚高,有這二人在自己的手下,若是得到聖上的歡心,自己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好,又有什麽不好?寬心之下,柳顧言倒是叮囑了蕭布衣下宮中的規矩,虞世南沉穩,書法不錯,博學多識,得到聖上多次召見,倒是不虞有閃失,只是怕這個蕭布衣不懂規矩,連累了他這個秘書監就是大為不妙。

※※※

顯仁宮並不在東都之內,而在東都城的西南,南接阜澗,北跨洛水。蕭布衣知道是知道,並沒有見過,他來的時候是從北面西寧門進入,一直在東都內遊蕩,知道上林苑和顯仁宮的輝煌壯闊,卻是無暇也不能去見。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是蕭布衣出了東都後見到顯仁宮還是大吃了一驚。他從來沒有想到楊廣隨隨便便的一個行宮就有如此之大,方圓十數裏連綿不絕居然都是顯仁宮的範圍!

奇材異石自不用說,嘉木異草雖是冬季,卻也有勃勃生機的,東都城內白蒙蒙的一片,可顯仁宮看過去,滿是生機。

見到蕭布衣的驚詫,虞世南低聲道:“蕭兄,到顯仁宮順著聖上說話最為重要,千萬不要沖頂。”

蕭布衣微笑道:“多謝虞兄提點。”

虞世南嘆息一口氣,“其實蕭兄自知道如何去做,我想世南多此一舉了。”

二人跟著通事舍人和侍衛入了顯仁宮,蕭布衣知道入宮麻煩,早把一切妥善收好,寶劍什麽自然不能帶的,過了戒備森然的兵士把守,顯仁宮才真正呈現在蕭布衣等人面前。

蕭布衣見到顯仁宮裏面的第一眼是大,第二眼就是富麗,再看的時候,只覺得奢侈鋪張到了極點。可是再看多的時候,只覺得古怪非常。

如今是天寒地凍,萬物枯白,可顯仁宮內竟然看起來紅花綠草,四季長春。蕭布衣難以置信有此人間福地,仔細看看才知道,原來樹上地上鋪的都是彩綾裝點的葉草,不由訝然。

見到蕭布衣的錯愕,虞世南苦笑道:“這些都是宮人為了討聖上的喜歡,這才做了這番功夫。都說先帝在時,西京的仁壽宮風景旖旎,富麗堂皇,可比起這裏的仁壽宮而言,還要差上很多。”

蕭布衣半晌才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光的榮光,可憐的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