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七章 東風起(第3/3頁)

沈默默默旁觀了這一切,這才是他一直心情不好的真正原因。他記得十分清楚,當初胡宗憲是多麽器重俞大猷,對他言聽計從,將他倚為幹城,說俞大猷是大明的周亞夫、李光弼……當時之言還音猶在耳,他就把這個曾無比信任的人,親手送進了監獄。

從二品大員到階下之囚,看似千萬裏的距離,原來只需要短短幾天時間,某些人的幾句話……

※※※

他拒絕了朱十三的請求,一字一句道:“誘捕是對俞將軍的侮辱,你只要把北鎮撫司的命令給他看,他便會二話不說跟你走的。”

朱十三是相信沈默的,便真的只帶著兩個人去了,三天後,便帶回了一身布衣的俞大猷,準備從蘇州坐船去北京。

沈默自然要去送,在錦衣衛的官船上,見到了他的俞老哥。俞大猷的精神依然旺健,情緒也沒受到多大影響,說話聲音還是那麽洪亮,笑起來也還是那麽爽朗。

他不僅不把被捕當回事兒,還勸沈默放輕松,沒什麽大不了的。

本來心情陰霾的沈默,也被他感染得開朗起來,笑道:“老哥哥的心真大呀,我當年被逮去北京的時候,整日茶飯不思,還沒走到一半,人就餓得脫了形。”

“呵呵,愚兄我這輩子功業沒立多少。”俞大猷笑道:“可被人整的次數多了,浮浮沉沉、坎坎坷坷的多了,人也就麻木了。”

“老哥哥,你放心。”沈默緊緊攥著他的手道:“我會盡全力,把你營救出來的!”如今的沈默,已經有資格說這種話了。

俞大猷心中感動,都說患難見真情,這話一點不假。平時他對沈默其實並不太熱乎,因為他覺著這人太油滑了,好像跟誰的關系都很好。他覺著這樣的人,太難把握真性情了,跟自己不是一條道上的,所以除了公務,私下裏有些疏遠。

但現在自己遭了難,被錦衣衛抓起來,要送到北京城去受審,這時候別人唯恐避之不及呢,沈默卻跑到船上來送自己,還明確表示要趟這趟渾水,這讓看慣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俞大猷,怎能不感動?

他深吸口氣,覺著有些話得提醒沈默道:“愚兄不是自誇,大明朝的將領裏,數我跟徐海碰的次數最多,雖然勝少敗多,他卻一直最怵我,所以一般不願跟我碰面。”

沈默微微皺眉道:“老哥的意思是?”

“我擔心我這一去,會把徐海給招來了。”俞大猷道:“蘇州這幾年沒遭兵災,現在又開了埠,愈發富得流油,恐怕造成了人家眼裏的肥肉,逮到機會就一定會來啃一口的。”

“這也正是我憂慮的地方。”沈默輕聲道:“如果老哥在,自然不怕,可現在你這一去,一年半載是不會回來了,蘇州怎麽辦?誰能代替你?”

“八成是浙江副總兵劉顯,他會來接替我。”俞大猷道:“這個人還是很厲害的,只是用兵有些保守,難免會被狡猾如狼的徐海鉆了空子。”說著有些可惜道:“戚繼光其實比我還要厲害,可惜太年輕,又不是總督大人的嫡系,要不有他接替,我就放心了。”

見沈默面色凝重起來,俞大猷笑道:“也別太過擔心,許是我杞人憂天了,說不定什麽事兒都沒有呢。”

“是啊。”沈默勉強笑笑道:“但願平安無事吧。”

俞大猷跟著朱十三走了,沈默督促戚繼光,要好生練兵,要錢給錢,武器盔甲也采購最好的,要人給人,能擴軍到五千最好。

戚繼光卻很堅決道:“我只用精兵,寧肯少而精,不能多而濫!”沈默只好隨他去了。

※※※

就在一種外松內緊的狀態中,又過了半個多月,誰知倭寇沒來,蘇州府卻自己出大事了!

“報,吳江縣的團練造反,打下了縣城,燒毀了官府,城中官員生死未蔔!”

聽到這一聲報,沈默手中的毛筆‘啪’地掉在地上,倏然起身道:“到底怎麽回事兒?”

這真是,樹欲靜而風不停,事欲來誰也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