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腥風血雨 第六一二章 寶兒(第3/4頁)

也是在這次朝會上,大學士麴延武又一次提出發行戰爭債券。因為去歲兵部費盡心機,也只不過賣出去不到二十萬兩白銀,所以李太尉對此事興趣缺缺,最後在王安亭的建議下。天佑帝命令此事交由武成親王府全權操辦。

三月初十,李渾上書請天佑帝下旨武成親王放還乃弟,天佑帝允之。

三月十五,特使歸來,言李尚書認真辦差、樂不思蜀,等把手頭的活計完成便返回。特使同時還帶回了兵部擬定的請功名單。生死共計三萬三千余人,因為授予榮譽的權力在大秦皇帝手中,是以無須太尉同意,天佑帝便欣然蓋下了皇帝之寶!

因為這份厚厚的名冊不只關乎榮譽,還牽扯到海量的真金白銀。按照大秦地軍功制度折算,朝廷要想完成對這三萬三千人的獎勵、撫恤,共需白銀七百六十萬兩……

在這件事上,戶部甚是雷厲風行,於當天下午便將國庫中僅存的二百七十萬兩存銀撥付京山城,由在那裏辦公的兵部諸員轉發。同時還出具白條。許諾用今年的夏稅清償欠下的三百九十萬兩白銀。

李渾大為震驚。立刻派兵去追,卻被嚴陣以待的京山軍阻擋。只能怏怏而回。

不忿之下,他又於翌日親臨戶部興師問罪,曰:‘聖上既然將兵部之權交付我太尉府,爾等為何膽敢將賞銀撥付京山城?’

戶部尚書錢惟庸的回答無懈可擊,言道:“按照律法,一應軍功賞賜,皆由戶部掌庫司解送兵部,由兵部尚書簽收轉發。我們當然要去京山城找李尚書用印了。”

李渾這才知道隨著兵部官員一去,他再也無法從國庫中得到一個銅板來武裝自己地隊伍了。

三月下旬,中都府開始流傳謠言,說齊國人數度遣使要求送還昭武皇帝陛下,但天佑新君為了剛坐上的帝位,嚴令前線不得與齊國使節接觸。後來齊國人還是將昭武陛下放還,天佑皇帝又授意武成親王將其秘密押解返京,軟禁在深宮之中,不許任何人接觸,無君無父的惡行人神共憤!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謠言越傳越烈,以至於朝臣們也試探著上書,請求皇帝澄清事實,以正視聽。但天佑帝的態度極為曖昧,他既不否認也不做任何表示,竟然事不關己一般,坐視謠言甚囂塵上。

四月初六的早朝上,李渾一系地言官,正式向天佑帝上疏,要求徹查虎牢關失守一事,並追尋陛下的下落。天佑帝無法回絕這道奏疏,只得命有司加緊查辦。李渾認為事涉軍方,應由太尉府主審,而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認為,凡是斷獄訟訣,都應由三法司審理。最後爭執不下,只好約定雙方會審,即日開堂。

在這敏感時期,大皇子結束對鎮東軍的整頓,於四月初一回到了中都城。

幾乎同時,李太尉召回了僅存的一個兒子——李四亥,還有他的妻兒……

……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擱下最新的卷宗,秦雷長嘆一聲,負手起身道。

有道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出中都城的秦雷,反而要比京裏那些局中的大人們,對最近發生的那些事兒,有著更清晰、更透徹的認識……

借著自己送地大禮,天佑帝果斷將國庫中地余財轉移出去,斬斷了李渾繼續吸吮國家,損公肥私的癡想。而李渾也知道秦雷一回來,天佑帝終於有了靠山,不會再像原先那般任他為所欲為了。

感到被戲弄地李太尉,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所謂‘昭武帝被囚’的傳聞,九成九便是李老頭的傑作,為的就是搞臭搞倒天佑帝和秦雷兩兄弟。

當看到天佑帝的反應虛弱無力後,李渾認為這是個機會,便調動言官上疏,開啟了‘虎牢關失陷’案件的審查,所為不過是拔出蘿蔔帶起泥,最後把臟水潑到秦氏兄弟身上罷了。

眼看著中都城風波乍起,秦雷卻接連收到了太皇太後和天佑帝的密令,要求他不可輕舉妄動、不得擅自回京,加緊去南方練兵。

知道二哥和祖母必有籌劃,卻不知具體是什麽內容,這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真是糟透了。

一心煩,秦雷便坐不住了,他起身離了書房,回到若蘭所居的麝香館中。進了屋,便見著詩韻在與床上的若蘭說話,而永福則在逗弄著嬰兒床裏寶兒玩樂。

徑直走進去,秦雷趴在小床邊,一邊伴鬼臉,一邊搖著個精致的撥浪鼓,逗弄寶兒道:“乖乖叫爹爹……”惹得屋裏幾個女人掩嘴笑道:“才滿月就會說話,那不成神仙了嗎?”

小女兒已經會認人了,一看到秦雷便咯咯笑個不停,還伸出一雙粉嘟嘟的小手,要捉那嘣嘣作響的撥浪鼓。一看到女兒那可愛的模樣,秦雷滿腹的煩心事頓時消失不見,伸手把女兒抱起來,小心翼翼捧在眼前,‘寶啊貝啊’的一統亂叫,卻不舍得親一下……倒不是他不想,而是唇邊那毛刷般的胡須,每次都會弄得小寶貝哇哇大哭,心疼的他不敢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