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帝王將相 第二三八章 這些人我罩的(第2/3頁)

這話算是說到孔敬徳心坎上去了,他曾祖父為什麽要來秦國,還不就是想與齊國那位繼承了衍聖公之位的兄弟分庭抗禮。但秦人尚武,幾代皇帝都不甚重視儒家,當初請他家來,也不過是為了裝點下門面而已,因而一直沒有答應封孔家這一脈為大秦衍聖公的要求。

這是孔家幾代人的憾事,現在聽到隆郡王殿下的暗示,怎能不讓孔敬徳心潮澎湃起來。他硬拉著秦雷上座,再重新叩首,顫聲道:“有王爺這句話。老臣便是心滿意足了,豈能再不知好歹。”

秦雷也並沒想真的讓他坐上首,日後用得著這位祭酒大人地地方還很多,若是現在就給他這麽高的規格,日後再怎麽賞賜?秦雷做這個樣子,一方面乃是用這惠而不費的法子收買人心,另一方面也是要看看這老頭子如何反應。從而對他的立場、性格、甚至是欲望,進行下簡單的評估。

結果還不錯。兩人再坐下時已經顯得非常熱絡,一口一個‘王爺’、‘老先生’的互相叫著,儼然一對忘年之交。又互相恭維幾句,孔敬徳才恭敬問道:“不知王爺今日駕臨有何貴幹?需要敬徳做什麽您盡管說。”

秦雷擺擺手,笑道:“其實孤王是順道過來看看的。”說著指了指在大門外等候地二娃他們,輕聲道:“孤王資助了京畿地區的私塾學堂,讓那些念不起書地孩子們有機會完成學業。院子外的四十個學子便是那些孩子中的佼佼者。孤王便是來看看他們的。”

孔敬徳聞言肅然起敬道:“王爺這是義舉、善舉、智舉啊!先祖嘗雲:有教無類。一生教書育人,卻才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而王爺您雖然沒有親自教授,但用這巧妙的法子,卻讓更多人讀上書,進了學,未來必然是桃李芬芳滿天下,說不定也能出個七十二賢人呢。”

這話拍馬之意明顯,拍的也很是位置。讓秦雷受用之余,也對這位孔祭酒有些刮目相看:僅通過自己寥寥數語的描述,他便能一眼看出這種法子地好處,看來對此鉆研不淺,確實也是個人才。

秦雷謙虛笑道:“讓老先生一說,孤王都已經飄飄然了。”兩人笑一陣。只字不提方才的打鬥事件。秦雷也知道,對於那些大族子弟,小小的國子監只不過是個撈取晉身之資的地方,不會把孔敬徳這祭酒放在眼裏的。

孔敬徳對這位既尊重至聖先師,又對他們中都孔家非常同情,還熱衷於教育的王爺,印象簡直好到了極點。尤其是當秦雷說,一路上看到監舍有些陳舊,外面的路面也不配這個大秦最高學府,準備拿出兩萬兩銀子捐給監裏修葺房舍、整治路面時。孔祭酒激動地差點管秦雷叫萬歲。

下首陪坐的幾個官員也興奮不已。心道,有工程好呀!有工程就可以發財啊!兩萬兩啊!拿出兩千兩辦事就不少不少地了,其余九成大家一分,最少也能拿到個一千兩吧……那是多少錢啊!若是指著那點俸祿,二十年不吃不喝也掙不到啊!這些低級官員們紛紛陷入意淫中不可自拔。

孔敬徳自然也是激動不已,好在他平日裏養氣功夫了得,還能強行抑制住心裏的激動,顫聲道:“王爺有何吩咐盡管說,只要咱們監裏能辦的,必然赴湯蹈火再所不辭!”“對對對,再所不辭!”下面的官員胸脯拍的山響。

這些人是窮瘋了,明明守著個金飯碗,可以通過勒索一茬茬的庶族文生快速致富,但那個狗屁‘拜師兄’地規矩興起後,這些庶族的孝敬便悉數繞過他們,直接遞到了那些世家大族手中。他們這些小官小吏們不僅一個子撈不著,還不敢得罪那些世家大族的學子……以及他們罩著的庶族學子。京裏有個俏皮話形容他們道:一身排骨、兩袖清風、三公之師,四品不到。

秦雷臨來之前自然已經對這一情況有了了解,獻捐兩萬兩銀子也不是臨時起意,要知道若不是老三給了那一摞經費,整個王府恐怕都湊不出那麽多現銀。秦雷也不是不知道,把兩萬兩銀子白花花的銀子,送到一群眼冒綠光的惡狼眼前會是什麽結果,但他要的就是那個結果。

對他這樣的懶人來說,一舉兩得,甚至是數得的法子才是最愛。一來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這些人拿了自己的銀子,自然會照應二娃他們,兩萬兩換個良好地合作關系,秦雷覺得值。二來,這些人吞了他地銀子,便是送給了秦雷把柄,將來的某一天,秦雷要些什麽事情時,阻力就會小些;三來,等這些人習慣從秦雷這找吃地時,便是被秦雷吃掉地時候了。

國子監。是秦雷未來藍圖中的重要一點,必須掌握!

有了兩萬兩白銀開道,秦雷說話卻是比聖旨還好使,他說能不能把這些學子全部留下?負責招生的監丞便道,今年名額寬裕的緊,沒問題!他說能不能讓他們每隔十天便集體離開兩天?負責教務的司業便道,監中正在考慮讓學生勞逸結合。學以致用,所以絕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