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隆武悲歌(第6/11頁)

39歲:指揮並發動了土橋戰役,擊殺明將黃得功警衛連三百人,黃得功狼狽逃竄,大長了大明人民的志氣。

40歲:首長高傑遭徐州總兵許定國的美人計暗算,被殺身亡。同一年,與首長夫人邢氏合兵攻殺雎州,計殺全城百姓十一萬九千八百人,並斬殺雎州方圓百裏所有活物。因為政治立場堅定,殺人勇猛,得蒙兵部尚書史可法的引薦,升任大明徐州總兵。

41歲:正式脫離南明偽政權,棄暗投明,成為順治皇帝與攝政王多爾袞領導之下的一名普通戰士。

42歲:負責昆山斬首行動,計殺昆山百姓八萬六千八百四十二人,昆山城空。

42歲:負責江陰斬首行動,計殺江陰百姓十七萬兩千六百人,江陰城空。

42歲:負責嘉定首次斬首行動,計殺嘉定守城軍民三萬人,嘉定城空。

42歲:負責嘉定二次斬首行動,計殺回城居民兩萬人,嘉定城再空。

42歲:負責嘉定三次斬首行動,計殺返城居民兩萬人,嘉定城三空。

42歲:因為作戰勇猛,執行上級命令態度堅決,對大清國赤膽忠心,受到了組織的提拔重用,晉升為江南巡撫。

42歲:負責福建斬首行動,強奪建昌府,飛渡仙霞關,乘勝追擊南明偽政權,於汀州抓獲南明偽帝唐王朱聿鍵,斬於福州。

43歲:負責廣州斬首行動,親率三百名別動隊師出惠州,潛入廣州,擊殺城中南明守兵,擒獲南明偽政權隆武帝朱聿鐭,將其縊死。這已經是李成棟為大清朝除掉的第二個南明皇帝了。

47歲:因為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對大清朝廷忠心耿耿,升任廣東軍區司令員(兩廣提督)。

48歲:發表告全國人民書,正式與大清侵略者決裂。從此步出黑暗,走向光明,加入到了反清復明的偉大事業中來。

48歲:因為對大明赤膽忠心,對大清侵略軍懷有刻骨仇恨,立場堅決,鬥志昂揚,被南明永歷帝倚為國之幹城,晉升為惠國公。

48歲: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復國運動,旌麾北下,如秋風掃落葉,清廷反動派陷入了惶惶不可終日之境。正當捷報頻傳、勝利在望的時候,不幸的消息傳來:永歷皇帝的好兒子、南明王朝最勇敢善戰的戰士、對南明最為赤膽忠心的領導幹部李成棟,不幸跌入路邊的小水坑裏,溺水身亡。山河嗚咽,天地同悲,哀悼這位斬首專家的去世……

這就是李成棟。

他始從賊,再投明,復投清,又投明,一生中殺戮無數,死於他手中的無辜百姓逾百萬之眾。

他生來就是破壞專家,是炸藥包,是手榴彈,是核子武器,是毀滅天才。他的人性已經全部為暗黑的汙垢所覆蓋,良知蕩然無存,在屠殺及毀滅的領域裏他是天才,始終是得心應手,如魚得水。但如果沾上點哪怕是稍微有一點點建設性質的工作,他就會在第一時間被淘汰。

李成棟的老首長、翻山鷂高傑一輩子殺人無數,為非作歹。剛剛天良發現,想為國家做點事,就馬上被人殺掉。

輪到這位李成棟,就更是離奇。他替清朝幹活,血屠江南的時候,身體比牦牛還要健壯,可剛剛準備反清復明,路邊的一條小水溝都能淹死他。這種只能破壞、毫無建設性的嗜血狂魔,誰能拿他有辦法?

然而,像李成棟這種破壞性的人才,落在李自成手中,就是一味地奪命狂奔的流寇;落在儒臣史可法手中,就是逆來順受的順民;而當他落在洪承疇的手中之時,他就成為了大清王朝用以摧毀漢民族抵抗心理的絕殺之兇兵。

9.昆山炎武之戰

說到王佐之才,大明這邊其實並不缺。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養育了不可勝數的知識分子,意識到洪承疇快刀斬亂麻的做法的,絕不止一個兩個。

比如說大學者顧炎武,他最早就發現了洪承疇的斬首行動。

顧炎武,就是那位提出“國家興亡,匹夫無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觀點的老學究。該觀點認為,一個國家滅亡不滅亡,小事一樁,不值得老百姓流血賣命。因為國家只是暴力機器,如果有誰竟然為了一架鎮壓自己的暴力機器流血賣命,這明顯的是腦筋不夠用。

但是,如果漢民族面臨著存亡之險,這事可就是大家的責任了,為了民族的生存,每一個人都應該撇下老婆孩子,走出家門,自願犧牲。

比如這一次大清女真族入主中原,對漢民族形成了滅殺之態勢,所以顧炎武扔下書本,讓課堂上的所有學生們集合起來,由他訓話,號召大家去和清廷拼命。正訓得慷慨激昂,忽有昆書來信,迎請顧老先生赴昆山主持抗清救國大事。

昆山抗清熱潮的爆發,始自於多爾袞頒布的剃發令。如果沒有這道命令,昆山的書呆子們是不會和多爾袞較真的,因為孔子說過的:以夏變夷者,夏也。以夷變夏者,夷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哪怕是異族人主宰了天下,但只要他遵守大中華的公序良俗,尊老愛幼,五講四美,這也無所謂,因為這意味著漢民族的文化與傳統仍然存在著。但是多爾袞的這道剃發令,明擺著是以夷變夏,要徹底滅亡漢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