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千載聖學成絕唱(第3/17頁)

此一逃,陽明先生又逃到了新淦縣。

新淦知縣叫李美具,他不知如何得到的消息,早就知道陽明先生逃經此地,就在當河攔住了陽明先生:請巡撫大人移駕,入城督率軍民彈壓寧王吧。

好的,好的,陽明先生笑眯眯地道:新淦縣內,有多少兵力啊?

李美具眼睛眨了眨,心說如果我實話實說,說出城中只有二百民兵,巡撫大人肯定掉頭就跑,我還是吹個牛吧,就說:稟巡撫大人,此時縣內有士兵千人。

好,好好好,千人就足夠了。陽明先生道:李美具,你且將船頭移一移,讓我轉個彎兒靠岸。

李美具松了一口氣,急忙將船移開,不想陽明先生的船卻突然加速,飛一般掠過他的船,眨眼工夫就逃遠了。氣得李美具一個勁兒地跺腳。

此一逃,前方就是吉安府。

這個吉安知府伍文定,就是把笨差役龍光推薦給陽明先生的人,所以他對於陽明先生,比任何人更為了解。當陽明先生的船駛入吉安水面,就見前方黑壓壓一片,伍文定已經率了水師,堵截在江面上,讓陽明先生插翅難飛。

看伍文定站立船頭,陽明先生只好迎出來,就聽伍文定冷聲問道:巡撫大人,請問此行何處啊?

陽明先生垂淚道:本官忽接急信,言家父染患重病,此時歸心似箭,恨不能肋生雙翅,飛到家父的身邊……

伍文定大喝道:巡撫大人,你少瞎掰,龍光已經寫信告訴我了,你父親龍山公身體比牛還結實,根本就沒任何病。

陽明先生悻悻地揉了揉鼻頭,心裏說:龍光你個該死的,本官遲早也要找個借口,打爛你的屁股。

伍文定又道:巡撫大人,我知道你此行何意,你無非是太過於了解當今的天子了,知道就算是平定了寧王之亂,也落不了好。可是要平定寧王之亂,非你王守仁不可。如果你逃了,我們豈不是慘了?所以,巡撫大人你趁早想明白點兒,上岸來督率我們平叛吧。

陽明先生嘆息一聲,耷拉著腦袋,俘虜一樣地上了岸。

史書上以簡短的方式,記載了這件事:

先生乃駐紮吉安。

我等要知法犯法

陽明先生被押到吉安府衙署,入內坐定,早有下人奉上茶來。趁先生喝茶的工夫,伍文定問道:巡撫大人,要如何做,才能夠平定寧王的叛亂呢?

陽明先生道:宸濠既已起兵,如果他采用上策,率鐵騎直驅京師,則社稷危殆。如果他采用中策,率重兵強取南京,則大江盡受其害。如果他采用下策,只是占據南昌,則這場仗就好打了。

伍文定道:然則,巡撫大人以為寧王會采取哪條策略?

陽明先生道:本官所要做的,就是務必要讓寧王采取下策,讓他留在江西。

伍文定道:那我們應該如何做?

陽明先生道:太簡單了,寧王之所以起事,主要仰仗兩個人,一是李士實,二是劉養正,余者盡為山賊草寇,不足為慮。唯此二人者,有亂天下之心,有亂天下之才,所以當下為計,必須馬上找到此二人的家屬,離間此二人與寧王的關系,一旦二人的計策不為寧王所用,我等則勝券在握矣。

伍文定道:離間之計固妙,可是這計策也需要時間。

陽明先生道:正是,所以我等先得知法犯法,偽造朝廷文書,發布征討大軍已經入贛的假消息,切記寧王之亂平定之後,所有的文書及印璽要立即銷毀,哪怕是只留下一紙假公文,都是你我日後被滅族的證據。

伍文定呆了一呆:好可怕……早知道我就該和巡撫大人一樣,提前請病假逃之夭夭了。

陽明先生冷笑道:所以我說你們缺心眼兒嘛,做事不難,難的是做事的時候要防身後的暗箭。說起這寧王之亂,不過是疥癲之患,可你若是擺平了他,就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後患……算了,別苦著你那張臭臉了,馬上偽造印璽,開始幹活兒吧。

於是伍文定和陽明先生立即趴在書案上幹活兒,偽造了假公文無數,能夠查到有記載的計有《迎京軍文書》、《兵部公移》等,這兩紙文書都是撒謊說來自京師的勤王兵馬,已經進入了陣地並作好戰鬥準備,這些不存在的勤王大軍計有:

許泰率領邊軍四萬,從鳳陽陸路進;劉暉領軍四萬,從徐淮水陸並進;王守仁領兵兩萬,楊旦領兵八萬,陳金領兵六萬,分道並進,克期夾攻南昌,務須一舉攻克,不可打草驚蛇。

然後陽明先生又替山賊胡十三、淩十一、閔廿四各自寫了投降書,書中情文並茂,頗有粗人之風。

再偽造了塊兩廣機密火牌,火牌上聲稱:兩廣狼兵四十八萬,赴江西出差公務,並由豐城知縣負責,在城門口安排了迎接火牌入城的盛大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