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掛帥

太孫府書堂中。

聽到韃靼人進攻河套,大敗寶音的消息,朱瞻基只是神情微動,語氣平淡道:“這下鎮國公應該急了吧?”

“呵呵,未見他禦前表態,但想來心裏應該是急壞了。”楊士奇露出了然的笑容道:“這件事上他比較尷尬,縱使想出兵河套,也得假他人之口。”

“嗯。”朱瞻基應一聲,問道:“學士是怎麽想的?”

“以下官愚見,這兵是一定要出的。”楊士奇顯然早有定計,緩緩道:“韃靼人這幾年發展太快,如果再讓他們得到河套,他們將具備一統東西蒙古各部的能力。屆時我大明如芒在背,再想對付他們恐怕會難上加難啊!”

“是這個理。”朱瞻基目光深邃地看著楊士奇道:“那學士以為,誰來當這個統帥好呢?”

“鎮國公。”楊士奇一字一頓。

“王賢?”朱瞻基登時皺眉道:“他已經權勢過天了,要是再讓他領大軍出征,立下擊敗蒙古人的功勛,朝廷是不是該給他封王爵、加九錫了?”

“殿下所慮甚是。”楊士奇神情依舊平淡,輕聲對朱瞻基道:“但皇上的龍體,隨時都會倒下……”

“這……”朱瞻基聞言先是一驚,眼裏的光芒轉瞬即逝,然後便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紫禁城,乾清宮禦堂中。

朱高熾和王賢這對君臣正相對而坐。比起三年前,洪熙皇帝蒼老了許多,看上去面色黑沉、氣息虛弱,右手甚至忍不住的微微顫抖……這三年裏,洪熙皇帝勤民聽政,旰衣宵食,可謂是日理萬機。這對本就病弱不堪的龍體,自然是極大的損害,結果就是,三年裏皇帝中風了兩次,雖然每次都恢復過來,但還是難免留下了後遺症。

除了身體開始不聽使喚,更嚴重的是,皇帝的記憶和思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時候記不起大臣的名字,有時候下達的旨意前後矛盾,好在有王賢和內閣一直幫著補鍋,倒也沒鬧出什麽亂子來。

但皇帝的健康狀況,自然是帝國的最高機密,目前為止,知道朱高熾真實狀況的,不過是王賢和內閣大學士,以及近侍太監,總共不到十人而已。

王賢則看不出太大變化,除了氣度更加沉穩,目光更加平靜之外,容顏相貌一如三年之前。不過這也正常,他畢竟和朱瞻基一樣,都在自己最好的年紀上。

“仲德,河套之事,你之前並未表態,現在可以說說了吧?”朱高熾咳嗽兩聲,問王賢道。

“回皇上,臣以為,河套必救。”王賢沉聲道:“河套一旦丟失,韃靼人的實力將大大增強。更嚴重的是,大同、宣化一線長城將變成為前線,距離京城不到百裏,我大明京師將處於韃靼鐵騎的威脅之下,大明將永無寧日啊!”

“是。”朱高熾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嘆氣道:“當初父皇遷都北京,朕就十分反對,擔心的就是這種狀況。”

“先帝是想將北京作為北進的大本營,自然距離前線越近越好。”王賢點點頭,繼續沉聲道:“既然國都定在北京,我們就必須要以攻代守,決不能丟掉河套!”

“哎……”朱高熾又嘆口氣,然後神情木訥地陷入了沉默。王賢知道,皇帝這是又出現思維障礙了,只好靜等他回過神來。

好一會兒,朱高熾的目光才重新聚焦,卻沒有落在王賢身上,而是投入了幽深的虛空,仿佛自言自語道:“還都南京刻不容緩了。”

王賢聞言,不禁暗嘆一聲,心說皇上已經讓還都的念頭給弄魔怔了。其實朱高熾一登基,就有還都南京的念頭,只是因為遷都一次的花費何止千萬,彼時的朝廷根本負擔不起。加之還有更多迫在眉睫的事情千頭萬緒,急需解決,才不得不壓住而已。

隨後幾年中,皇帝數次想要提起此事,都被內閣大學士以社稷初定,禁不起再度折騰給勸住了。然而隨著皇帝的龍體每況愈下,尤其是兩次中風之後,這個念頭已經變得越加強烈,已經要壓都壓不住了。

對還都南京之事,當年王賢和太子意見一致,都不希望遷都北京。但如今,他的態度卻發生了變化……

見皇帝又舊事重提,王賢只好輕咳一聲,提醒道:“皇上,此時遷都,豈不是平白助漲了蒙古人的氣焰?整個北方都會陷入危機的。”

“哎,朕也不過是隨口說說……”朱高熾這才回過神來,自嘲地笑笑道:“朕不過是隨口說說,你不必放在心上。”說著看向王賢,遲疑一下道:“說到哪了?”

“皇上方才問為臣,要不要救河套。”王賢輕聲道:“為臣回皇上,河套必救。”

“嗯……”朱高熾點點頭道:“朕也是這個意思,河套必救,而且這洪熙朝的頭一戰,許勝不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