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真相

至此,張輔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他這個自以為穩坐釣魚台的漁翁,根本就是任人戲耍的猴子!論起陰謀詭計來,他這個戰場上的不敗英雄,遠遠無法跟王賢相比。

那可是曾經姚廣孝的高徒,連朱棣都不是對手的神人……

其實,真相比張輔想的還要打擊人,王賢回到京城確實有一段時間。但他為了不暴露,基本上沒有露面,甚至不需要他謀篇布局,在京城的吳為、莫問、柳升等人,已經操持好了一切。

而太孫和勛貴之所以會一敗塗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行動太過遲緩,留給對手太多準備時間。要知道,在洪熙皇帝登基之前,王賢一夥就已經斷定,勛貴們必定和皇帝爆發激烈的沖突,所以王賢才會堅持離開京城,以免陷入這個漩渦中不可自拔。

只是王賢人雖然離開,他的注意力卻始終沒有離開。在他的授意下,吳為等人開始全力針對可能發生的沖突提前布局。錦衣衛這半年多時間,表面上按照皇帝的意志偃旗息鼓,暗地裏卻全力偵查朱瞻基和勛貴們的一舉一動、一絲一毫。

如果太孫和勛貴們在皇帝繼位之初就發難,王賢一方還有可能會措手不及,但經過半年多將近一年的準備,他們已經勝券在握,甚至可以故意任由對方表演,然後在最有利的時機發出致命一擊,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回溯到先帝安厝、長陵沖突的日子,僅僅隔了一天,吳為便已經將事情的始末送到王賢的案頭。只要了解到沖突已經到了何等程度,王賢怎會判斷不出,勛貴們和皇帝攤牌的日子已經到了眼前?

加上錦衣衛偵查到朱瞻基和勛貴頻頻接觸,王賢又怎會判斷不出,太孫殿下也將在沖突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實在是異乎尋常,因為勛貴們若是贏得了這場較量,皇帝的權威將墜入谷底,作為皇子,實際上的皇位繼承人……雖然朱高熾遲遲不肯給朱瞻基正名,但稍有政治智慧的人都很清楚,這只是一時的打壓而已,並不會真的改變什麽。

別忘了,朱高熾能在先帝的敵視下,風風雨雨二十年不倒,最終順利接掌皇位,靠的就是他的嫡長身份!他是太祖皇帝親封的燕王世子,朱棣要想江山長久,就必須維系綱常不亂,就只能克制住廢嫡立幼的沖動,讓朱高熾接掌皇位牢牢坐在皇太子的位置上。

雖然傳說最後時刻,朱棣要讓朱瞻基越過太子登基,但那是他老年昏聵,而且把自己當成頭號仇人,才會出現變化,不能以常理度之。

同樣道理,不到萬不得已,朱高熾是不會把太子之位傳給朱瞻基之外的皇子。那可是二十多年的皇太孫,貨真價實的嫡長子!

這個道理,非但王賢懂,朱瞻基也不會不清楚,照常理講,哪怕在小事上他會和父皇鬧別扭,這種關系到皇權存亡的大事上,他一定會站在自己的父皇一邊。除非,他能在這場政變中得到的更多——那就只可能是皇位了!

想通了這一點,所有的疑問都迎刃而解。因為朱瞻基絕對不可能和一群勛貴直接兵諫篡位,所以他手中一定有傳聞中的先帝遺詔,而且遺詔中一定有什麽讓他無法辦到的條件,所以朱瞻基沒有在第一時間拿出來!

至於是什麽條件,王賢可以很不謙虛地說一句,只有跟自己有關,太孫殿下才會如此難做。只要再想想永樂皇帝對自己仇恨,那個條件的內容也就明明白白了——一定是殺掉自己才能登基!

這些連張輔都能想明白的道理,王賢沒道理想不通,一旦想明白這些,對手的行動,也就毫無秘密可言了!錦衣衛甚至替勛貴們設計了好幾套方案,針對每套方案都做了預防措施。雖然,在錦衣衛密探源源不斷的情報支撐下,他們從一開始就很清楚,英國公會采取什麽樣的行動,但錦衣衛的實力實在太雄厚,那可是曾經戰勝過皇帝和東廠的超級情報機構,根本無需理會什麽‘好鋼用在刀刃上’,把所有的可能通通抹殺掉也毫不吃力!

殺雞用牛刀,往往就會出現這種局面。

當然,這樣的勝利也必然是碾壓式的,毫無懸念可言。

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實力懸殊的不公平較量,有皇帝的全然信賴和支持,王賢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這一點,張輔和朱瞻基心知肚明,王賢也不會幼稚到時至今日,還以為別人會低估他的地步。

所以所有人都很清楚,只要王賢回到京城,一切風波都會平息,武將們有再大的不滿,也不敢太過造次,更別說跟皇帝叫板,甚至想要逼宮奪權。

但王賢絕對不會提前回京,那樣只會給楊士奇等人做了嫁衣,損失的是自己一方的利益。時至今日,就連皇帝也不能再要求王賢一味的不計得失、忠君愛國了。因為實質上兩人已不單單是君臣,而是共榮互保的合作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