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狗急跳墻

武將們離開後,皇帝又連夜將文官首領們找到宮中,對他們‘曉以大義’、‘動之以情’,終於勉強說服他們結束罷朝,回來上班。

其實文官首領中,也有不少人十分困惑,為什麽折騰這麽大動靜,就換了這麽個既不響也不臭的蔫兒屁回來?這不是雷聲大,雨點小嗎?但他們現在,已經唯楊士奇馬首是瞻,見楊士奇接受,也就沒人反對。

等文官們都退出去,皇帝單獨留下楊士奇,將之前召見勛貴們的經過講了一遍,楊士奇聽了皺眉道:“皇上應該一上來先提個苛刻的要求,跟他們爭執不下後再做讓步才妥當。”他看看朱高熾道:“一上來就這麽說,很可能會引起張輔他們的警覺。”

“確實,是朕的不是……”朱高熾懊喪地拍著額頭道:“會不會壞了咱們的大事?”

“這倒無妨,咱們這是陽謀,只要皇上能頂住壓力,張輔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楊士奇沉聲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朱高熾松了口氣。

第二天,京城各家勛貴府上,都收到了一份傳票,內容大體是‘你涉嫌參與長陵行兇事件,三法司和錦衣衛、五軍都督府將共同會審此案,在被傳喚之前,不得離開京城,不得到軍中當差,不得上朝參政,一切等證明清白後才能照舊。’

但凡那日在長陵現場的勛貴,除了柳升之外,全都收到了傳票。不過誰也沒當回事兒,勛貴們大都是惹是生非的主,官府的傳票不知收到過多少,這種連個具體日期、具體對象都沒有的玩意兒,誰會放在眼裏?

張輔卻怒不可遏,他和朱勇等人也都收到了傳票,五軍都督中的四位都成了嫌疑人,自然不可能再參與問案。只剩下一個柳升,自然就成了唯一的代表,卻還不是自己人。

張輔等人以為這就是皇帝和文官們的殺手鐧,一番商議後決定用拒絕過堂來抗議,莫非官府的官差還敢沖進公侯伯府裏拿人不成?

這其實是楊士奇亡羊補牢的小手段,略施小計就把勛貴們騙得閉門不出,結果兩天後的早朝,清一色只有文官參加,勛貴們通通缺席。在張輔等人看來,這也是他們對皇帝的一種示威了……

真要玩起陰謀詭計,張輔這些二把刀,哪裏是楊士奇的對手?都到這時候,他們還被蒙得死死的,不知道對手真正的圖謀是什麽!

要是知道的話,打死他們也不會缺席今日的朝會。不過話說回來,就算他們今天來了,也會被守門的官兵攔下,按照慣例,沒有證明清白之前,是不能上朝的……

結果,朝會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通過了一系列簡化朝議流程、減少朝議次數、強化內閣地位的決議,並當朝明旨頒布,完成了政權從外朝轉向內廷的基本程序。

換言之,這次朝會之後,中央地方的軍政大事,都要先向內閣報告,內閣草擬意見後再秉呈皇帝,如有必要,皇帝會召集內閣,會同相關大臣討論,最後做出決策。然後便交付各部各地各衙,遵照執行,不得有誤。

這樣一來,朝會的議政作用就消失了,只剩下象征性的禮儀作用,也就沒有必要那麽勤了,每月朔望,各舉行一次,有那麽個意思就成。

這可以說是本朝開國以來,太祖皇帝廢宰相、罷中書之後,動作最大、意義最深的一次制度改革,直接將六部、各省置於內閣領導之下,從此以後,六部尚書、都禦史都是內閣大學士的下級,而內閣大學士也將成為真正的百官之師、文官領袖!

而且,政權從外朝移到內廷,大大減少了參政議政的人數,不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將勛貴們排除在政權之外。從此以後,大事小情,皇帝都不用跟他們商量,甚至連知會他們都沒有必要。只有特別大的事情,才需要在每月兩次的朝會上提一下,但也只是通報一下,處理結果而已。勛貴們再怎麽說,也不會改變什麽。

對於這個改革方案,六部尚書、都禦史們其實挺不是滋味兒的,畢竟他們原先才是文官的首領,眼下卻要拱手相讓。但楊士奇已經把他們全都鎮住,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領袖文官的時候,文官集團內部山頭林立、群龍無首,在抱成一團的勛貴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眼下,朝廷和文官集團都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必須要做出改變了。再加上楊士奇有皇帝不遺余力的支持,蹇義等人終究是同意了這個方案……

下朝後,消息很快傳到張輔等人耳中,稍有政治頭腦的人都很快反應過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針對勛貴的奪權行動!

英國公暴跳如雷,再也顧不上掩飾,馬上將朱瞻基、朱勇、徐景昌、王通等人請到自己府上,與太孫同來的還有個他意想不到之人——兵部尚書胡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