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8章 議察廳

二月初七便是會試開考的日子。才醜時滿天繁星,京城各處的會館旅舍便燈火通明熱鬧起來。不一會兒,一夜無眠的舉子們,用罷壯行的酒飯,揣著忐忑壯志,坐上車馬或是步行,在書童或家人的陪同下,浩浩蕩蕩從四面八方往貢院匯集而去……只見他們身後的書童或家人,扛著鋪蓋卷,提著大大小小的考籃考箱之類,那架勢看上去就像逃難一樣。

因為舉子們是要在考場中過夜的,而且二月份的京城一早一晚還是春寒料峭,所以除了必要的考試物品和吃食之外,鋪蓋棉衣暖爐之類都是少不了的。當然這也跟考生們的身份今非昔比有關,歷來只有酸秀才,沒有窮舉人,有資格參加會試的都是舉人老爺,就算原先家裏一貧如洗,這會兒也都發達了,有的是同鄉縉紳貼補幫襯、錦上添花,所以都帶著書童,雇著腳夫,應考物品也準備得齊全周到,跟鄉試時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等到了貢院前的廣場時,不少人就後悔了,因為考場不許閑雜人等入內,一應物品只能由考生一人攜帶。舉子們只好將被褥大衣扛在肩上,背上背著考箱,手裏提著考籃和考凳……之所以要帶凳子,是因為數千名考生入場點名、搜檢是十分耗費時間的,頭一天從天不亮到黃昏,全都用來幹這個。如果考生運氣不好,淩晨等候,黃昏才入場的話,沒個凳子坐坐怎麽撐得住?

除此之外,他們脖子上還掛著卷袋……顧名思義,卷袋是用來裝試卷的袋子。當考生通過點名搜檢進入考場後,便可以領取答題卷了,但那時候兩只手都占滿了,根本騰不出手來拿卷子,而且答題卷可是考生們的命根子,容不得半點汙損,於是掛在脖子上的卷袋便應運而生了,領到卷子可以直接往卷袋一塞,而且卷帶中間有一層油布可以防雨。到了號房中第一件事,就是把卷袋掛到墻上才安心。

於是貢院門前便出現了這樣一副情形,只見一個個文弱書生,扛著被褥、背著考箱、提著考籃、考凳,脖子上還掛著卷袋,樣子要多狼狽有多狼狽。但比起他們接下來將遭受的非人待遇,這又算不了什麽。

待到五更鼓起,便聽平地三聲炮響,貢院轅門洞開,兩列身穿簇新號服,腰挎長刀的禁軍兵丁從轅門裏順序出來,在貢院前的廣場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待其一個個手按劍柄肅容站定,又是三聲炮響,這次貢院大門洞開,又走出兩列穿著飛魚服、挎著繡春刀的錦衣衛官兵,在大門到轅門間列隊。

當再次響起三聲大炮時,龍門緩緩洞開,京城的鐘鼓樓也撞響了鐘鼓,各寺廟觀宇也一起響應,遙相唱和,昭示著大明永樂十三年的會試,正式開始了!

此刻至公堂前早已擺好了香案,主考大人領著眾考官跪接了聖旨,又拜過了至聖先師,再請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進來鎮壓,請周將軍進場巡場,請文昌帝君進場主試,請魁星老爺進場來放光……做完了這些儀式,才放考生進場點名搜檢。

待第一批一百名考生被放進貢院大門,天剛蒙蒙亮,二月上旬的京城,白天已經暖和起來了,但這樣清晨時分,依然春寒料峭,整個貢院像一座小城,城四周是密密叢叢的圍棘,所以貢院又叫做‘棘城’。此刻這座棘城籠罩在清晨的薄霧中,棘城中的舉子們,覺著自己的前程,也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

點名識認之後,考生便可以進貢院大門了,但不是直接入考場,而是在一座石坊前排隊,待湊齊了一百人便在官員的帶領下進入龍門,便見龍門內是一條長長的甬道,甬道兩邊各設著數座小廳,這就是考生們聞風變色的‘議察廳’,這議察廳的名字雖然不錯,可卻是所有舉人們最最丟臉、最最掃盡顏面的地方。因為按照大明朝最初的規定,只要是想進考場的舉子,不管窮富也不論老少,全都得在這裏頭寬衣解帶、赤裸裸地接受貢院兵丁的搜檢。

不過好在洪武皇帝仁慈,在聽說舉子們飽受羞辱,甚至有人憤而棄考後,在洪武二十年下旨寬待舉子,從那後入場搜檢就成了走過場,通常是舉子們在甬道列隊,兵丁簡單一搜身了事,至於那些議察廳則閑置下來,只有極個別不長眼的考生才會享受到入內搜身的待遇。

舉子們本以為今次也如同以往,應該只是走個過場,此刻卻有些不安地發現,那些本應該無人問津的議察廳內,如今都亮如白晝,不像是要閑置的樣子。

待舉子們在甬道中列隊,王賢出現在龍門前,他立在高高的台階上,清冷的目光掃過眾舉子道:“本官王賢,此次會試的搜檢官,諸位可能都知道,往屆會試的搜檢十分松懈,未免有不少雞鳴狗盜之徒心懷僥幸挾帶文字入場。這是對太祖皇帝的善意的最大不敬,是對朝廷掄才大典的最大羞辱,也是對誠實正直的考生的最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