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0章 民心所向(第2/2頁)

聽了這話,王賢對魏知縣真要刮目相看……原來周臬台看好他,不僅是因為自己的功勞,也是他本身就具有極優秀的潛質。能在三十歲的年紀,便明白這個道理,魏知縣就比大明朝九成九的官員要出色!

“大老爺高見……”王賢笑著點頭道:“其實絕大多數時候,百姓要求的,只是最基本的溫飽和安全,為民著想只是做官的最低要求罷了。”

“嗯。”魏知縣聞弦歌而知雅意,明白王賢是在委婉提醒自己,不要矯枉過正,忘了以民為本,便重重點頭道:“仲德,你我名為師徒,實則益友,”頓一下,真情實意道:“為師何其有幸,能遇到你這個不出世的奇人!”

“老師謬贊了。”王賢苦笑道:“學生充其量只算個狗頭軍師。”

“這種話以後萬萬不可說。”魏知縣對王賢的態度,跟從前大有不同……從前總是居高臨下的賞識。但現在,他對王賢卻已經是敬重的了。說話的口氣,也變得平等而親切,“我雖然見識不多,但也知道你這樣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不能讓你為國家所用,是本縣的失職。”

“學生已經為國所用了。”王賢苦笑道。

“殺雞用牛刀而已。”魏知縣正色道:“昔日劉玄德用鳳雛為知縣,落下大材小用的笑柄。君乃國士,卻用為小吏,我若不向朝廷舉薦,豈不是陷主上於不智?”

“呃……”王賢聽魏知縣這意思,似乎要向朝廷舉薦自己。他自然知道,大明朝有四條做官的途徑,其中之一就是舉薦。洪武年間還曾經停過十多年科舉,改為由官員舉薦人才,只是後來因為這法子太缺乏標準,洪武皇帝還是恢復了科舉取士。不過舉薦制度還是留下來了,永樂元年就曾下旨,令京官七品以上,外官縣令以上,各舉所知人才,務求野無遺賢。

“可惜舉薦為官者終究不是正途,難以進步。”還沒等他想好怎麽回答,魏知縣卻又道:“不過別擔心,皇上並沒有下詔求賢。為師一個縣令,人微言輕,朝廷不大可能專為你一人下旨征辟。萬一真征辟的話,你不應就是了。”

“學生敢不應麽?”王賢瞪大眼道。

“沒什麽不敢的。”魏知縣道:“但凡對科場有點信心的,都會逢召不應。一心向學,何罪之有?這樣非但不會有麻煩,還能大大提高名聲。”說著淡淡一笑道:“這看起來是無用功,但等你將來當上官,就知道名聲的用處了。”

王賢心裏卻不甚在意,因為他已經基本了解大明官場的生態。知道魏知縣這一套,都是清流的玩法。自己能中個秀才就燒高香了,想中舉人進士門兒都沒有。既然注定不是清流中的一員,要這種清名有何用處?

不過終究是魏知縣的好意,王賢自然一臉感激不盡。

說完閑話回到正題,魏知縣關切問道:“賣一兩一石會不會賠?畢竟大老遠運來的。”

“不會賠的。”王賢解釋道:“湖廣那邊米多而賤,我們肯長期購買,他們求之不得,是以價錢給的很低。”頓一下道:“眼下春荒,都只賣四百文一石。等到春荒過去,就會降到三百文一石。”

“進價四百文的話,肯定不會賠吧。”魏知縣對湖廣米價如此便宜,感到相當不可思議。

“嗯。”王賢點頭道:“即使賣一兩一石,這一趟也能凈賺萬兩!”

“真不錯。”魏知縣笑眯眯道:“這樣楊員外那幫人,肯定要賠錢吧。”

“賠大發了,”王賢冷笑道:“他們的進價就是二兩六七,又存了這麽長時間,拋掉損耗之後,成本得漲到三兩一石差不多。”

“那真要賠大發了。”魏知縣幸災樂禍道。

“其實這個價錢,本來是打算和他們商量著定的,”王賢冷聲道:“但這幫王八蛋欺人太甚,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就不知道馬王爺有三只眼!”

也不知道這馬王爺,指的是魏知縣,還是他自己。問王賢的話,他肯定說是魏知縣,但真正了解他的人知道,王賢百分百說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