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2章 峰回路轉

《清明上河圖》重見天日,最高興的還屬武清伯李偉,在他眼裏那根本不是什麽傳世名畫、稀世國寶,而是亮閃閃黃澄澄的一萬兩黃金啊!

“娘娘……”李偉訕訕的笑著,就想從女兒手中將國寶拿過來。

沒曾想李太後並不遞過去,反而將畫兒給了身邊站的朱堯媖,柔聲對李偉道:“父親,你也看見了,這幅畫上封著先帝爺的親筆禦批,是要賜給成國公朱希忠的。女兒身為未亡人,豈能違背先夫的遺命,將畫兒改贈父親?咱們父女至親,以後機會多的是,再慢慢補報爹爹罷。”

李偉怔了怔,很想得到那副珍品名畫,但女兒說的也很有道理,先帝隆慶爺的禦筆朱標清清楚楚,硬要叫女兒改贈自己,就算老頭子臉皮再厚,也有些說不出口。

秦林卻從旁道:“娘娘,李皇親,朱希忠老國公早已過世,臣聞得即將襲爵的小公爺朱應楨於書畫上並無多少見識,只怕他拿去了也是無用的。”

李太後聞言稍一猶豫,還是慢慢搖了搖頭:“君無戲言,先帝已龍馭賓天,哀家更不能擅改他的遺命。”

李偉卻被秦林點醒,想到了另外一層:那朱應楨是京師貴介子弟裏面有名的膿包軟蛋,又不怎麽熱衷書畫,前腳太後按先皇遺命把清明上河圖賜給他,後腳我就到他府上把畫兒買過來,豈不是一招妙計?

於是他也點頭稱是,一反常態的大方起來,贊成把畫兒賜給朱應楨。

馮保神色復雜的朝秦林笑了笑,他是心機靈便之人,已將前因後果猜到了三分,畫兒賜給愛打小報告的大嘴巴老國丈李偉,和賜給膿包軟蛋的朱應楨,對馮保來說完全就是兩碼事。

李偉想從朱應楨那兒把“畫”買回來,嘿嘿,難道馮督公不能搶先做點手腳?

明知秦林作偽,馮保卻成了最擔心拆穿的人,如果被人發現黃綾卷軸中並沒有《清明上河圖》,李代桃僵之計就穿幫了。

“娘娘,老奴替您把畫兒拿著……”馮保略微彎了彎腰兒,從李太後手裏把“清明上河圖”接到手中。

李太後微覺詫異,其實她還想把畫兒多拿一會兒……隆慶皇帝的遺物其實很多,也不在乎這一件,但離世八年之後又發現了新的、並且是先帝親手收在禦書房暗格之中,顯然對她這個未亡人來說有著某種特別的意義。

不過馮保乃是李太後最寵信、最倚重的內廷總管,既然他要獻殷勤,太後便任他拿去。

“呼……”馮保長出了一口氣,畫兒拿在自己手中,便沒有不長眼的人會揭開來看了,也就不會穿幫。

怕你不拿呢!秦林也長出了一口氣,馮督公啊!馮督公,您真是太配合啦!

馮保悄悄對著光,仔細看看那禦筆和印鑒,忽地面色就變了一變,擡頭眯起眼睛對秦林點了點頭:算你膽大包天。好歹總算是為了咱家的事出力,不揭破你吧。

徐爵、陳應鳳眾官雖對這幅傳世名畫十分好奇,但黃綾包裹上貼著先帝隆慶爺的禦筆欽封,要展開就要把禦筆撕破,這可不好當著李太後的面說出口了;再者,現在又拿在馮保手裏,誰願意去觸廠公的黴頭?今天連他嫡親侄兒馮邦寧都被狠狠打了一頓,咱也就別自找沒趣嘛。

李太後看看眾官,也就秦林最對眼,便吩咐道:“秦指揮走一趟,去叫朱應楨替他爺爺進宮領先皇的賞賜。”

秦林領旨出宮,馮保仍將那件“清明上河圖”牢牢地抓在手中,甚至出去上廁所都帶著,絕不讓畫兒離開他的視線,唯恐被別人發現有異……

茶水添過三遍,秦林便帶著朱應楨進宮來了。

朱應楨是爺爺英雄孫好漢的絕佳反例,他有兩個威風凜凜的爺爺、叔爺,本人卻膽小如鼠,跟在秦林身後誠惶誠恐的那副樣兒,就比朱堯媖還要誇張,似乎只要有一點兒風吹草動,他就會像兔子一樣撒腿開溜。

如果說身為少女的朱堯媖還是極為楚楚可憐的,那麽朱應楨就完全是叫人又好氣又好笑。

朱應楨這副模樣,和器宇軒昂的秦林簡直是兩個極端,連李太後見了都生出異樣之感,似乎秦林才是天生該做國公的,叫他兩個把位置換換感覺還要合適些。

陳應鳳更是不懷好意的笑,低聲對徐爵道:“朱應楨這號人物,叫他滾回家吃他媽的奶吧!”

朱應楨再怎麽膽怯猥瑣,先帝爺的遺命總是不能改的,李太後便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然後便替先帝頒賜。

馮保將“清明上河圖”遞到朱應楨手中,直如卸下了千鈞重擔……這膿包拿回去就算發覺裏面什麽都沒有,也斷斷不敢聲張的,何況馮督公還可以就中做點手腳呢?那就更是天衣無縫。

從今往後,真正的國寶《清明上河圖》,就結結實實的姓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