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謝導的新片主題曲(第2/3頁)

因為劇本陳然看過,這書的原著作者還送了陳然一本簽名書,現在還跟家裏書架上放著。

“上次的事兒還得感謝陳老師,那一首《後來》成就了《青春時代》的票房。”謝坤頗為感慨。

如果不是他堅持要找合適的歌,等到了《後來》,青春時代票房也不會這麽好,現在同類型片第一,不知道多少年才有青春片能撼動。

陳然笑道:“歌只是點綴,還是電影拍的好。”

拍馬屁嘛,陳然也會。

謝坤搖了搖頭,他自己拍的電影,自己心裏有數,那電影情懷加成很嚴重,故事是比較老套的,或許能吸引很多原著粉進電影院,但是票房絕對不會這麽高。

主要還是《後來》這首歌加持,都能算得上現象級的歌曲,就歌曲火爆的時候,老老少少誰沒聽過?

靠著這首歌曲的營銷,才成就了《青春時代》現在的票房。

“不知道謝導今天找我,是有什麽事兒?”

兩人都不熟,陳然說話也就開門見山。

一個挺出名的大導演,突然打了電話過來,總不能是聯絡感情,或者估計過來商業互吹的。

“是有事兒想要請陳老師這兒幫忙。”謝坤也直接說道:“我手上有一部片子,都快拍完了,想找你寫一首主題曲。”

陳然微微一愣,感覺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青春時代》才下映多久啊,謝坤就又一部片子要拍完了?

雖然說拍的都是這種青春文藝片,並不需要特效什麽的浪費時間,可這也太高產了吧。

陳然稍微沉吟,想了想最近都沒事兒,而且枝枝姐也挺久沒唱歌,真要有新歌也挺不錯。

至於歌曲要不要跟繁星分,這倒不是問題,到時候版權不給張繁枝,陳然自己留著,算是他以制作人的身份請張繁枝唱歌,只需要付演唱費就行,到時候再授權給謝坤,這就能避開繁星。

繁星作為張繁枝的經紀公司,從其中能夠獲得的錢,就是陳然請張繁枝唱歌的報酬,至於這報酬是多少,就得陳然跟張繁枝自己商量。

陳然出聲問道:“不知道謝導新片是什麽類型的?”

這話一出,基本是答應了。

“是一部勵志片,要不陳老師加一個微信,我發梗概給你看看。”謝坤說道。

“好。”陳然應允了。

謝坤呼了一口氣,通過微信加上陳然。

這片子是他提前就想拍的,跟團隊正準備拉投資的時候,就遇到《我的青春時代》資方找上門,直接用錢把他砸了過去。

在拍攝《青春時代》期間,團隊就一直做著準備,等他拍攝完了《青春時代》就都沒休息的去拍了新片,正是因為如此,才會顯得高產。

拍攝《青春時代》是為了恰飯,而新片就是自己的夢想了。

對於《青春時代》他都是抱著不將就的態度去挑選主題曲,而新片要求自然會更高一些。

此時陳然加上了謝坤,收到了對方發過來的故事梗概。

電影《合夥人》。

這名字讓陳然想到地球上的一部電影《中國合夥人》,可卻完全不同。

說是勵志片,本質上還有愛情片的成分,合夥人講的是三男一女的故事。

他們在大學的時候,是一個樂隊,在臨近畢業的時候不舍得分離,所以萌生了合夥創業的想法。

故事就這麽開始。

三男一女,女生還挺漂亮,肯定就有兩個男人喜歡上一個她的元素。

倒並不是狗血,而是自然而然的發展,之後就是他們通過各種努力,拼搏,公司開始起步,然而因為理念上的分歧,感情上的沖突,合夥人散夥了。

這種片子偏文藝,男女主沒在一起,女主甚至是沒和他們當中任何人在一起,最後是被家裏人讓相親以後,結婚生仔了。

最後的結局,肯定是幾個主角回到學校,回到創業的火鍋店,然後碰杯喝酒,盡釋前嫌,說著各種感悟結束了。

主題曲同樣是要貫穿全篇,男主在大學時和高中女友分手創作出來,之後作為樂隊演唱的曲目,不僅和前面接洽,還要能表現出後面幾個主角的心態的變化。

陳然撓了撓頭,光看梗概,這片子根本看不出好壞來。

一個電影怎麽樣,得看導演的表現力,謝坤導演功力就不說了,應該不會太差。

至於歌……

陳然也沒想,直接先答應了下來。

謝坤是挺開心的,笑著說等陳然的好消息,說完就掛了電話。

而陳然只是琢磨一下,轉身就撥了電話給張繁枝。

“喂,枝枝姐啊,我這兒接了謝導一個活。”

“嗯對,就是《青春時代》的那個謝坤導演,他有個新電影,想請我寫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