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會面

許非來港事情很多。

產業布局,挑選電影;金融風暴投機結束,賺了十幾億,港幣;洽談版權;以及參加金像獎。

他憑借《風聲》居然獲得最佳編劇提名,哎喲太慚愧了!

另有最佳影片、導演等,鞏麗、張蔓玉雙提名,鞏麗正在象山拍《荊軻刺秦王》,過幾天匯合。

這日,許非會見金庸。

金庸這個人很清楚,黑黑白白都在歷史中,不做討論。在書房裏,老頭74歲了,精神矍鑠,語調含糊,得仔細聽。

“許先生年輕有為啊,我去大陸就聽周圍人對我講,你出品的戲好看。香港引進的時候,我看過,真的好……”

“您過獎,都是靠實力。”

“呵呵呵!”

老頭一陣笑,以自己的地位,誰來不是畢恭畢敬的。這位有點不在乎。

“實不相瞞,我這次代表央視和天下公司來洽談版權,準備聯手拍一部武俠劇。”

“央視?”

金庸眼睛一亮,問:“哪部書的版權?”

“《天龍八部》。”

“……”

老頭沉默片刻,道:“版權不是問題,賣了那麽多次不差這一回,但我想聽聽,有沒有更打動我的東西。”

“呵,您對香港拍的戲怎麽看?”許非問。

“香港導演把我的小說胡言亂改,我非常生氣,他們還經常加內容進去。要加進去,為什麽不自己寫武俠成名?

孩子不好,幫我教教可以,但不能生了孩子說是金庸的孩子。”

老頭義憤填膺。

嗯,所以你賣給了於媽?還賣了好幾次!

“當然不是說我的書有多好,而是現在的編劇很喜歡走捷徑,不去花心思創作。如果你改得好,我肯定也不反對。”

“我倒聽過一個說法,人的悲歡離合不過36種,就看你怎麽搭配。”

“比如呢?”

“比如馬夫人,她不僅是一個潘金蓮式的壞女人,她有自己的悲劇元素。如果只表現前者,那就是懶惰的搭配,人物是復雜的,立體感最重要。”

許非巴拉巴拉一頓講,對方頻頻點頭,末了道:“其實您所有的劇,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是台灣版《倚天屠龍記》裏的周芷若。”

“哦?為什麽?”

“她受張三豐點化,大徹大悟,把峨眉派交給張無忌,自己出家為道,雲遊四海。

我覺得這是意境高遠的地方,那樣一個女子本就該瀟灑隨心,最後像張三豐一樣,成就一代宗師。”

“哈哈,這個結局確實不錯。”

倆人聊了半天,許非啥也沒承諾,但金庸很滿意,這是個懂武俠的。而且他也眼饞央視的實力、大陸的資源,想給作品增加點底蘊。

“許先生名不虛傳,我很期待你們的作品。就是不知,你們想出多少改編費?”金庸半開玩笑道。

“我們經費可緊張,這是大制作,兩三年才能完工。”

“兩三年?”

金庸皺眉,誇大其詞吧。

“我給您算算,首先我準備建一座武俠城。《天龍八部》、射雕三部曲都給它擴進去。一期工程就得幾千萬,得蓋一年吧?

然後外景選景,真山真水大好河山,還有上千人的服化道,選角……籌備也得大半年吧?

反正這麽說,連房子帶地帶拍攝,沒一億下不來!”

“……”

金庸一愣一愣的,拍一部劇要一億,小子你演我呢?

“所以版權您就擡擡手,少算點。”

許非豎起一根手指,笑道:“一塊錢怎麽樣?”

……

李桉拍《飲食男女》的時候,讀到了王度廬的小說《臥虎藏龍》。

王度廬是北派五大家,另有白羽、朱貞木、還珠樓主什麽的。新派武俠就是金庸、古龍、梁羽生這些。

李桉很喜歡這個故事,籌備拍攝,結果金融風暴來襲,片商撤資了。

到處找錢,最後找到哥倫比亞這個華語電影的好朋友。哥倫比亞拿了600多萬美元,李桉東拼西湊,找銀行貸款,補齊了剩余資金。

這會正忙著找錢,一聽陽光有意向,立馬過來商談。

許非以內地老板的身份,跟老宋一起會見,不知為何他總覺得李桉一臉苦相,笑起來也是苦相。

“在港台的武俠片裏,極少能與真實情感和文化產生關聯,長久以來它仍然停在感官刺激的層次。

而武俠片又是外國觀眾、海外華人,了解中國文化的最佳渠道。可他們接觸的,往往是一些粗俗劣質的部分。

其實你說什麽是中國文化,我自己也搞不懂。就像你說江湖,老外不懂,可中國人就懂嗎?你怎麽把它翻譯出來?

所以我的想法很簡單,拍一部外國人能看懂的武俠片。

我想把一些傳統的如儒釋道、倫理,跟西方的某些東西融合起來,渴求達到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