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個億

“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嗚嗚嗚……”

杭城的一家電影院裏,銀幕上滾動著演職員名單,片子已然結束。

這些觀眾有第一次看的,也有二刷的,皆是眼圈通紅,坐在椅子上沒動。約莫過了一會,門忽然被推開,一行人走進影廳。

“嘩嘩嘩!”

“張蔓玉!張蔓玉!”

“姜聞!”

“鞏麗!鞏麗!”

掌聲歡呼聲刹時間響起,正是《風聲》劇組的見面會。

“好了,安靜一下。”

“大家安靜!”

主持人說了好幾遍,才漸漸平息,道:“首先要解釋一下,劇組剛從藍鯨過來,車壞耽擱了一會,所以遲到,希望大家諒解。”

“沒關系!”

“那就多待一會吧!”

“對,多待一會!”

“哈哈哈!”

場子火熱,跟著自我介紹,導演加五大巨星,外加付彪、辛白青全在,許監制站在下面看。

自上映以來,他領著主創到處跑,讓三位香港人苦不堪言。

香港那麽大點地方,哪需要路演啊?可沒辦法,寫在合同裏的要配合宣傳。

其實痛並快樂著,他們體驗到了非常新鮮的,內地觀眾對自己的熱情和喜愛。每到一處,鋪天蓋地歡呼雀躍,讓兩個出道十幾年的老演員也不免心潮澎湃。

到了互動環節,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搶到機會:

“張蔓玉姐姐,我特別喜歡你!我想問問,你參演這部電影最大的收獲是什麽?”

“呃,普通話好了一點。”

張蔓玉開了句玩笑,正經道:“最大的收獲就是,感受到一些不一樣的電影做法,受益良多。還有認識了新朋友,像阿麗……”

“阿麗?聽著像剛進城的鄉下姑娘。”姜聞插話。

“叫小麗就挺好。”葛尤道。

“小麗還沒進城呢。”姜聞道。

“哎,你們別打岔……”

鞏麗摟住張蔓玉肩膀,惹得陣陣尖叫,笑道:“你接著說。”

“我還講什麽,就是以前不熟,現在蠻好的。”張蔓玉翻白眼。

“哈哈哈!”

港台明星在內地觀眾眼裏,一向如天上的星星,遙遠神秘。結果親眼見到,哇,不是那回事嘛!

時間有限,半小時的見面會。

很快到最後一個問題,一男子道:“請問陳可新導演,聽說您是泰國……”

“我出生在香港,12歲到泰國定居,但後來的事業發展全在香港,我覺得自己蠻算個香港導演的。”

“哦,不好意思。我想問問,您可能生長在不同的環境,是怎麽理解並拍攝出這麽一部充滿家國情懷的電影?”

“呃,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人的共通性。當一件感動的事情出現,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感動。

當然你講的問題也有,在這裏我想感謝大陸的工作人員,特別是許非先生。他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讓這部電影得以向正確的方向行進。”

“好的,感謝大家,今天見面會就結束了……”

人們陸續往出走,現場也有記者,拍了好多照片。《風聲》可是社會話題,只要有相關文章,銷量都能升上去一些。

一哥們嘀咕道:“陳可新怎麽老提許非啊?”

“怎麽了?”同伴問。

“他在魔都、藍鯨都提過,哎喲那個吹捧啊,他自己不是導演麽?”

“不懂了吧?”

旁邊一位同行接茬,道:“據說《風聲》從立項、劇本、選角、投資建組,再到具體拍攝,都是許非一手包辦。

陳可新是導演,但現場也得聽他的,沒看他掛的是監制麽?”

“哦?合著陳可新就是打工的?”

“可不。聽說都是許非在片場鎮著,不然那麽多大明星,誰肯乖乖聽話?”

……

一行人從藍鯨來,馬不停蹄的直奔影院,晚上才找酒店入住。

吃了飯,聚集到一個大套間。

鞏麗毫無形象的脫鞋,盤腿一坐,抱怨道:“累死我了,沒有你這麽折騰人的。”

“我也好累啊!”

張蔓玉癱在椅子上,一個勁搖頭:“比拍王家衛的電影還累。”

“我拍了那麽多片,還第一次跑這麽多城市,大陸果然大。”梁佳輝感慨道。

“時代變了,懂不懂?你看看你們,鞏麗,自以為國際巨星……”

“滾!”

“你就算國際巨星也得宣傳啊。我已經給你們降低強度了,你問問葛大爺,他宣傳賀歲片得跑多少地方?”

“全國,全國。”葛尤捏著個蘋果,不忍提及。

“其實好萊塢早就有這種形式,1912年的《伊麗莎白女王》就是第一部搞巡回首映(路演)的電影。後來《一個國家的誕生》《音樂之聲》也搞過,盛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