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九個拆除系統(15)

陳欽清看著趙裕行這副模樣, 眸光輕閃,笑得更深了一些。

趙裕行與陳欽清對望著,心裏猛地一顫, 一股強烈的情緒籠罩在心間。

他是一個有志向的帝王, 而在這一刻,那為萬世開太平的志願膨脹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為這已經不止是他身為君王的責任,還有陳欽清所希望的,只要是陳欽清的願望, 他一定會去完成。

而一個盛世太平,他有自信能夠做到做到。

可以說,滿足陳欽清所願,甚至遠超了自己本該擔負起的職責。

他雖然肩負著整個王朝,掌控著整個朝綱, 可是, 他也不過是履行著自己帝王這個身份的責任罷了,畢竟,他同時也享受著這個身份帶來的至高無上的權利。

於是,從這一天開始, 朝堂上下,他們都發現,他們的那位陛下似乎變了。

若說以前, 他們的陛在朝堂上遊刃有余的把控著整個朝綱,讓整個朝綱在一個無形的規則中有條不紊的運作,利用了每一位朝中官員的頭腦與心機,達到了平衡,卻不傷國祚,難說功與過。

畢竟, 能入朝為官者,又有誰會是愚笨的人?他們比這個國家的許多人都要優秀,才能站在這個國家的頂端,多多少少的左右著這個國家的命數。

只是有了權力,人心難免浮動,又在這個大染缸之中,更是難以堅持自我,從而隨波逐流,結黨營私明面禁止,可私下卻是數不勝數,又因各種欲望與貪婪的刺激下,同流合汙者也是不少。

或許在入朝為官前,他們的心裏都是為國為民,用自己的才能去輔佐君王,開創盛世,沒有人立志功成名會是成為一個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的,他們讀書也是渴望造福百姓,流芳百世。

可是,在這個朝堂之上,在這個大勢下,並不是只靠滿腔熱血就能完成所願,在踏入到朝堂之上的那一刻,他們的選擇性其實並不多。

周圍的同僚和環境,完完全全的限制了他們,如同那汪洋大海般,將他們困在其中,無法逃出這片波瀾湧動的大海,要麽隨波逐流,要麽被大浪席卷,孤舟難行,最終死無葬身之地。

多少的雄心壯志,都敗在這殘酷的現實之中,最初的無奈的妥協,到後面的大環境下的迷失本心,成為自己曾經不齒的奸佞之臣,又或是周旋於人情世故中的奮力抗爭,堅持自我,追求理想,再或是不懼撞破頭顱的橫沖直撞,剛正不阿,不畏生死,種種之下,盤根錯節,難以撼動。

這是千古定律,誰也無法去撼動,試圖撼動者必定受其反噬,哪怕是帝王也不行,所以從古至今的變法者,他們的下場都無比淒慘。

權力與人心交錯,如何在這裏取舍,讓他們不傷及國本,讓他們盡可能做更多利國利民的實事,讓這個國家散發向上的朝氣,便是考驗帝王的能力了。

在這方面趙裕行已經是佼佼者,這是滿朝文武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皇帝勢弱的話,哪怕皇帝的血脈尊貴,也難免成為大臣們博弈的傀儡,哪怕皇帝的手中掌握著生死大權,也難免被人左右,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更甚至被人架空權力,不得不看自己臣子的決策行事。

野心是會膨脹的,特別是位極人臣,權傾朝野之時,當他們的野心抹滅了對皇族的忠誠,必然會是災難,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王朝,成為整個國家的災難。

趙裕行不可能會讓這樣的情況出現,那一次次的打壓,無理又有理,對朝堂上下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表面上格局看似沒有變化,實際卻是翻天覆地,而作為朝臣的他們,卻是無法阻止,只能折服在他們這位皇帝的手段之下。

哪怕是已經位高權重的臣子,在每一次表面的無可奈何之下,心底也是敬佩他們的這位皇帝,同時,他們也徹底的認清自己的位置,不敢有半分的逾越,他們尚且如此,底下的臣子更是如此,這也是他們能一次次接受趙裕行“無理取鬧”的真正原因。

他們的這位皇帝心機到底有多深,他們這些距離皇帝最近的臣子都不知道。

只是,他們的這位皇帝似乎更重自身享樂,對於這個國家的事情,只要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便可,並無過於偉大的追求,哪怕是有貪官汙吏,只要不過分,懂得收斂,又是本人確有能力,那麽他們的這位皇帝也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做理會。相當於趙裕行在滿朝文武的面前劃出了一條底線,只要不越線,那麽在非必要的情況下,他都可以置之不理。

這讓不少的大小官員都松了一口氣,但同時也心驚膽戰,對他們這位深不可測的帝王敬畏不已。

而作為有心為民的忠良之臣,遇上了這樣一位皇帝,他們的心情同樣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