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稅論(第2/2頁)

“服徭役二十天,是為正役,國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則每丁可按每天交納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標準,交足二十天的數額以代役,這稱做庸,也叫“輸庸代役”。國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十五天,免其調,加役三十天,則租調全免。若出現水旱等嚴重自然災害,農作物損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損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調,損失十分之七以上,賦役全免。”

“您的意思說,庸的意思也就是徭役?”我明白了,看樣子農稅上面可以做點文章的,就是徭役。這才是歷代最讓百姓恐懼的賦稅,秦隋兩朝的滅亡,很大程度就是亡在徭役上的。初唐規定,可以以繳納絹帛,代替本人服徭役。

李叔叔贊許的點了點頭:“呵呵,正是此理,老夫深知隋朝滅亡之患正在於此,所以,就想了這麽一個法子,另外,賢婿你跟我商議的,以占俘來帶徭役,把百姓從徭役之中解脫出來,這一點,倒是讓老夫從另一個方面看清了此事。”

“嶽父大人果然聖明,不過,陛下,這一點必須要維持下去,這樣,讓百姓無役,既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同樣,也能讓百姓專於農事。”我心悅誠服的言道。

“不過小婿有一疑問,手工業者與商人呢?”

李叔叔撫了撫須:“凡手工業者,每年都需要服數十天之徭役,或者是在朝庭的工坊之中作事。”

“那小婿可就有一些不明白了。”我摸摸鼻子:“武研院中,如今工匠不下千人,為何不需回家作事呢?那豈不是說,他們的家中早已無糧米可食?”

李叔叔丟給了我一個白眼:“屁話!老夫會做那殺雞取卵之事嗎?他們是替國家做事,老夫按丁付與帛錢,這樣,替國家做事,同樣也得到了養家糊口之資,就像你跟你爹,拿的就是國家的奉祿一般。”

嗯,有點了解了,但還是不太全面,我沉思,李叔叔見我暫沒有提高,就蹲在一邊,繼續飲酒。

清了清嗓子,灌了一大口的酒繼續著我的思路:“那麽,小婿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分兩步走,這第一步嘛,就是兩稅兩征制。”

“兩稅兩征?”李叔叔略略一點頭,示意我繼續闡述我的觀點。“第一,何為兩稅?道先,首先,在均田制下,國家對租調徭役的征斂,主要依據是丁身;兩稅法則主要是依據土的多少征稅。兩稅中的的稅是履畝征粟,戶稅雖說依據資產,但土的是資產中的重要內容,所以也主要是依據土地征稅。”

其實我說的這種方式,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針對土地兼並而來,就是因為均田制早晚要被破壞,土地占有情況愈來愈不均,於是舍人稅的就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當然舍人稅的也意味著封建官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這對於大唐的工商業的發展同樣會是一個相當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