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章 這一夜(下)(第3/4頁)

一路放船東行,幾日之後行程總算走到了頭兒,揚州到了。

揚州處於淮河下遊,經此東行不遠就是出海口,一邊連著大海,一邊連著南北溝通的大運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揚州成為隋唐之際最為重要的商港城市,也成就了它雄富冠天下的赫赫盛名。

揚州的繁華撲面而來,揚州的繁華實實在在,這一點從碼頭上的擾攘就可以看出來,及至上了碼頭一路往城裏走時,唐成的感覺就跟後世人初逛上海城的感覺差不多,人多,車也多,跟眼前這座城市比起來,原本覺得挺大的金州簡直就像個鄉下了。但唐成畢竟是後世裏穿越過來的,大城市也見的多了,是以並沒有如吳玉軍所想的那般驚詫。

“這是波斯胡,揚州最多的,那個……看那個全身黑棕色的是海外南昆侖人,阿成你要有興趣的話可以買兩個昆侖奴,這些家夥別的本事沒有,水性確實好得很;看那個袒赤著半個肩膀的是婆羅門。”一路往城裏走,吳玉軍一邊指指點點的向唐成介紹著兩邊路過的蕃客,“這個是獅子國來的,大石國,這兩個倒是有意思,一個看著像白蠻,一個看著像赤蠻,怎麽居然走到一造兒裏了,這個嘛……骨唐國,他娘的他肯定是骨唐國來的。”

唐成後世裏學杜詩時也曾誦讀過杜甫“商胡離別下揚州,憶上西陵故驛樓”的詩句,加之看過其它一些資料,自也知道唐時揚州及廣州兩地都有大量胡人在此定居,譬如在唐朝聲勢還不如揚州的廣州,晚唐時就有不下十萬胡人在此定居,以至於要專門設立坊區予其居住管理。

唐成後世裏在省會城市長大,畢業後更是在外資子公司,外國人早看的多了,是以吳玉軍的這些指指點點除了讓他感嘆唐朝竟然也有如此城市之外,並無太多驚奇。

聽者如此反應,那身為講解者的吳玉軍慢慢也沒了勁頭兒,最終放棄了對來往胡人的指指點點,直到見唐成抽著鼻子時,這才興致高漲了幾分的嘿嘿笑道:“別聞了,這是香料的味道,還有那股子燥氣是燒瓷的味道,這揚州城裏大大小小的商鋪子近萬,其中有三成是香料店,三成是瓷器店,至於另外三成我不說阿成你也該知道了吧?”

“綢緞!”作為最負盛名的商港城市,香料是最大宗的進口產品,但出口裏既然有了瓷器,又怎會少得了綢緞?果然,唐成回答出來後,吳玉軍嘿笑點頭不已。

揚州城內有子城與羅城之分,蜀岡上環有深濠的曲尺形子城乃是軍政機關所在地,而蜀岡下的羅城則是百姓於商賈們的居所。

在東華門檢驗了過所後進城,唐成正式走進了這座被三條運河河道及陸上道路分隔的秩序井然的城市。

十裏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唐成一行四人溜達著來到了揚州城內最為繁華的所在,最終按吳玉軍的指點在距月明橋不遠的一家客棧中投了宿處。

“這塊兒是揚州最繁華的地界兒,這家客棧也是揚州最大的客棧,客棧的門臉子你剛都看到了吧,這裏面才加一個大,光是上房就有一百多間,旁邊還連著一個酒樓,後面有酒肆、勾欄,只要你有錢,住進這家客棧之後要啥有啥,都不用出門的。打聽消息再方便不過了。”言至此處,吳玉軍咂咋舌道:“他娘的也真是日怪,要說這揚州城裏賺錢的大鋪子是不少,但背後的東家幾乎清一色兒的都是波斯胡。”

在櫃上辦過手續,唐成邊聽著吳玉軍的嘮叨邊跟著領路小二進了客棧裏面,這家客棧果然是大,圍繞著天井而建的四面樓中房子既多,客人也著實是多。

“看見了嘛,從南邊那個門樓裏往後走就是勾欄,到那兒去看過之後,阿成你就知道金州……”吳玉軍正一臉興奮地說到這裏,就聽不遠處有一人笑著招呼道:“這不是吳老弟嘛!怎麽也來了揚州?”

“哎呀,是林兄,你也到揚州了,幸會,幸會!”唐成跟著高聲寒暄的吳玉軍走過去,就見他嘴裏的“林兄”是個身形微胖的四十多歲中年,服飾考究,尤其是臉上的那兩撇小胡子更是用香油順過的,油光可鑒,一絲不苟。

“還不是為了桐油生意,做經濟營生的可不就是這勞碌命。”那林兄用尾指上長長的指甲挑了挑胡梢兒,“吳老弟莫非也是為此而來?”

“此來揚州主要是想進些茶貨。”吳玉軍這話剛一出口,唐成心底就忍不住嘆了口氣,伏天大七月的進茶貨,這話擱誰聽了能信?果然那林兄眉頭翹了翹,不過他也沒說破什麽,只笑著道:“正好愚兄在前堂酒肆裏訂了席面,宴請的也都是我山南東道來的桐油商們,趕的好不如趕的巧,吳老弟並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