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4/4頁)

就連郭建自己,也是吃了一驚,可他城府深,半點沒露在臉上,可心裏卻打起了鼓。舉薦人?他在鎮西軍中忙著調和派系,安插親信,外加給那些撞在苗延嗣手裏的將卒擦屁股還來不及,哪裏還會有余暇給杜士儀舉薦人?

杜士儀滿意地將各種表情盡收眼底。今日能夠登堂的少說也是偏裨將校,至於旅帥這一層的低級軍官,多數是站在武威堂外。於是,一推扶手站起身來,脊背挺得筆直,神情自若地說:“鎮西軍偏將陳錫海,曾於千軍萬馬之中取敵將首級,渾身披創十二處仍力戰不退!”

“鎮西軍裨將路名博,曾將兵八百,阻敵兩千,力竭不退,若非援軍趕到,險些戰死當場!”

“鎮西軍裨將吳峰,善於識人,麾下軍卒之中,因軍功而拔擢,居偏裨旅帥等十數人,號為軍中伯樂!”

杜士儀一個個點名,但凡被提到的人無不面色振奮。誰都知道,這位隴右節度上任兩年來,看似不過只在邊境打了小小一場伏擊,可無論是以雷霆手段清洗了郭家,還是在屯田甲仗以及度支方面的各種穩健政令,都使得杜士儀繼郭知運王君毚之後,第三位真正在隴右深入人心的節度使。更不要說,杜士儀乃是三頭及第的名士,今天能夠被當眾褒揚贊嘆,說不定異日還能成為其詩賦上流傳一時的人物,這已經不單單是面上有光了!

然而,大多數人都沒有猜準杜士儀的心思。他在一連點了十幾個人的名字之後,便又說道:“隴右百戰之地,如今離郭大帥王大帥在任時,又是十年二十年了,一代新人換舊人,各位都正在盛年,雖大唐和吐蕃議和,可仍舊需要身經百戰的勇將,方才能夠力保隴右一地平安!年前從吐蕃細作處,我已經探知吐蕃雖和我大唐議和,仍為舅甥之國,然則雖在河隴暫且止兵,卻仍圖謀安西。因而,我已經請得陛下制令,鄯州之內,鄯城河源軍從兩千增至四千,鄯城西面的安人軍從八千增至萬人,此外綏戎定戎,各增兵馬,以勇將衛戍。”

這些話都是平常鎮西軍中將卒不會知道的機密,此刻雖不明白杜士儀為何說起這個,但眾人還是無不豎起了耳朵。

“故而,今拔擢陳錫海為河源軍副將,路名博為安人軍副將,吳峰為綏戎城戍主……”

一口氣便在剛剛贊嘆的十余人中,挑出了五個功勞尤其卓著的,分派到了鄯州那些分別增派重兵的重要軍鎮,一時下頭一片嘩然。有羨慕嫉妒恨的,也有彼此竊竊私語不解其意的。至於那幾位從偏裨一躍而守禦一方的,那心情別提多激蕩了。等到杜士儀一番勉勵之後單獨留下了郭建,他方才看著這個猶在震撼中的鎮西軍正將,似笑非笑地說道:“如何?這些鎮西軍中最具勇武的人一一拔擢,兼且得了實職調出,你可知道接下來怎麽做了?”

郭建今天還是第一次從鎮西軍將卒眼中收獲了對自己的敬畏,可他更知道這些敬畏都是從這子虛烏有的舉薦而來。盡管不知道杜士儀是如何對這鎮西軍了若指掌的,可他何嘗不知道,這是個大好機會?他慌忙單膝跪倒低下頭道:“大帥提攜指點之恩,末將沒齒難忘!”

“吐蕃求和不過是為了一時喘息之機,安西四鎮也好,河隴乃至於劍南道也好,全都是他們勢在必得之地,故而在如今的時機,非但不能就此以為高枕無憂,反而要厲兵秣馬,嚴加守禦!不日我將行文河西牛大帥,河西隴右大閱兵馬,你給我打起精神來,區區一個苗延嗣又有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