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十銓注擬(第2/2頁)

杜士儀落座之後,林永墨溜到其他銓房去打聽了一番,不消一會兒就回來稟報了。杜士儀本已聽說了韋陟的措置,此刻聽林永墨提及各方反應,他就知道,十個人中,每人分到的員闕確實都有好有壞均勻得很,能夠保證眾人勉強照顧到關系戶,不至於跳腳罵娘。此刻,打開了選人名單的他一目十行看了下來,最終輕輕舒了一口氣。他欣喜的是,此前赤畢打探下來,今冬參加集選的選人中那四個在宇文融那張名單上的人,全數都在他這兒,想來裴寧應該費了大工夫!

從前吏部注擬時的三銓,是吏部尚書掌管的尚書銓,以及兩位侍郎主管的東西銓,如今既是十人掌十銓,自是按照官階以及官資的高低,從蕭嵩的一銓開始,到杜士儀的十銓。當第一個選人踏進這間選房看到杜士儀時,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他仍然難免在一陣遲疑過後方才慌忙行了廷參禮。

“山南西道鄭懷章,歷任江陰尉、濟州兵曹參軍、綿州戶曹參軍,今守選期滿,你可有什麽額外請求?”林永墨按照一貫的規矩,代杜士儀開口問道。

三任都是低品的州縣佐官,而且這鄭懷章年紀已經五十出頭,杜士儀一看便知道,那是一個仕途蹉跎的選人。可從官缺來看,無論江陰還是濟州抑或綿州,都至少是頗為富庶的地方,再看其那掩不住的肚腩和氣色服色,他又很容易地判斷出,這是一個家境不錯有些背景的人。此刻這一問過後,他就見對方再次賠笑深深一揖:“啟稟主司,在下在蜀中和江南山東都呆過,只求這一任能在京畿或是都畿,哪怕是一個縣尉也絕無怨言。”

杜士儀當年因制舉高第而授萬年尉的時候,也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他當然知道這鄭懷章求此官的心理。因此,他微微一笑便搖了搖頭道:“若是照你的官資和官階,求此並不過分,只可惜,我手中並無京畿道以及都畿道的員闕。”

此話一出,鄭懷章登時大失所望。見杜士儀的臉色不似作偽,他咬了咬牙,這才再次開口說道:“那在下三任外官,希望能夠留京……”

“你歷年考績,罕有中上,多為中中,甚至還有一個中下,而銓試書判的結果,不過第五等。”

盡管杜士儀並沒有直接拒絕,可這樣平淡的敘述自己所有的條件,鄭懷章不禁面上一陣青一陣白。猶豫許久,他終於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垂頭喪氣地說道:“主司慧眼,是在下孟浪了。若是可以,只求河北道或是河東道大州錄事參軍。”

杜士儀當即在注擬簿子上寫了一筆,而侍立一旁的林永墨瞥了一眼,當即高聲唱名道:“山南西道鄭懷章,注擬冀州錄事參軍。”

此前兩次所求皆被回絕,可杜士儀至少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樣年少氣盛不給人機會,此刻聽到自己注擬的官職,鄭懷章仍是心中歡喜,道謝再三方才長揖退出。這第一個之後,杜士儀也就更加駕輕就熟了。

盡管每一個進來的選人都有這樣那樣的要求,有的如同鄭懷章最初一樣所求甚大,但在他連消帶打之下,大多數人都不得不接受次一等甚至次兩等的注擬。只有兩個因為考績以及才能實在太差,因而被注擬了嶺南官缺的選人,離去的時候帶著難以掩飾的悻悻然,也不知道會不會提出退官陳情。

一整個上午,杜士儀一口氣注擬了三十余人,當林永墨出去問了一聲時辰,回來之後便在他耳畔說道:“中書,其余各銓房中,有的已經結束了,有的也正在尾聲,蕭相國說是午時準時停注擬進食,中書接下來再注擬一人,差不多上午的注擬就該結束了。”

“好。”

杜士儀看著選人名單上接下來的一個人,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這時候,林永墨方才高聲宣道:“河東道晉州,趙康年。”

隨著這個聲音,一個身材高挑幹瘦的馬臉中年人進了銓房。只見他約摸四十出頭,身上一身半舊不新的羊皮襖子,靴子上依稀可見清清楚楚的泥漬。然而行禮之際,他卻沒有左顧右盼,神情專注目光透徹,長揖之後便直起身來。

“初任秘書省正字,坐累出為河北道邢州龍崗尉,再任魏州昌樂丞,魏州司戶參軍,除卻初任之外,三任均在河北道,此次注擬,你可有所求?”

聽到林永墨報出了自己的履歷,趙康年便淡然自若地說道:“只求一官,天南地北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