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吾兒廣元,采煤供幽州(第2/2頁)

京兆杜氏,雖則是按五服之內的所有同族來敘排行,但因為各房有各房不同的取名章法,因而起名字的時候,卻也不用考慮別家從的是何字。如今不同漢時,單名雙名均無不可,杜士儀身邊那字紙簍裏,也不知道丟了多少劃了無數墨線的字紙。此時此刻,耳聽得陣陣雞鳴,顯見得天都快亮了,他無可奈何丟下筆起身,負手走到窗前時,不禁心中一動。

他和王容,初見於上元節,而這又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不如便曰元?文才武略固然重要,可這些是否出類拔萃卻要看天賦,真正不可或缺的卻是他之前對固安公主提過的——心胸。

於是,當他復又回到書案之後時,鋪平白麻紙,提筆蘸墨後寫下的,卻是他在之前無數個日夜苦苦琢磨,如今終於豁然貫通後為兒子起的名字——廣元。

杜長史喜得貴子這個消息須臾便從都督府中傳到了雲州城裏,自是各方來賀。然而,杜士儀在打起精神見了些前來道喜的人,午後睡了一個多時辰補眠之後,這才得知,昨日和崔儉玄杜十三娘夫婦抵達懷仁的消息一同來的,還有王泠然替杜十三娘捎帶的一封信。因為崔顥得信之後被他給訓懵了,再加上王容臨盆的消息很突然,根本沒來得及拿出信來。所以他竟是直到傍晚方才拿到了這封信。他原以為是妹妹縝密,寫信來說些已經安頓好了的話,可看完之後就陷入了沉思。

宇文融昔日括戶登籍的人口,如今因為政令優惠期滿而大量逃亡,這固然是不可避免的,可雲州因為新建而得利,鄰近各州卻因為流失人口而苦惱,長此以往,此消彼長,縱使再正人君子也會生出怨尤來。正如同李憕讓妻子通過杜十三娘暗示他的一般,他恐怕要找些好辦法彌補一下。

輕輕的叩門聲後,陳寶兒進了書齋,拱手施禮道:“杜師,我剛剛從外頭進來時,見是王法曹風塵仆仆回來了,但他先去見了郭參軍!”

聽到王芳烈回來了,杜士儀想起之前托付其去尋找石炭,也就是天然裸露的煤礦資源,他不禁眼睛一亮。然而,王芳烈去見郭荃,而不是先來見他,恐怕是還有什麽其他緣故。因而,微微點了點頭後,他就把要往京城寫的幾封信交給了陳寶兒,口授了大意讓其自己斟酌語句之後,他就出了書齋前去郭荃的直房。

錄事參軍總判各曹,也是整個都督府最重要的職位之一,所以,當初李隆基別的屬官暫時不置,錄事參軍卻例外。盡管杜士儀帶了不少幫手來,但他很慶幸能夠挖到資歷經驗無一或缺的郭荃。倘若不是這麽一位足夠總攬各曹的能手,如今的雲州也不可能這般政令通達。於是,在郭荃的直房門外一站,他就聽到了裏頭王芳烈和郭荃的交談聲。

“平城火井,我從小就見過,可那時候父親也好,白登山的其他人也好,都說是天罰,所以我一直不太敢接近,可這次按照杜長史的話去挖了一些出來,我這才發現,竟然是和柴炭並無太大不同。郭參軍想想,無需采薪,無需燒炭,冬日采暖,冶煉箭矢,燒制陶瓷,這些就都可以便利地完成,可以節省多少勞力?”

“所以我才要親自去。你說容易開采,但首先,既然時不時就會自己燒起來,開采的時候會否造成人員損傷,會否動搖人心?這是其一。其二,成本和盈利,如果真的比采薪燒炭優越,這自然是好的。但問題在於,按照杜長史的計劃,雲州也就是雲中縣的人口,要先控制在八千,這八千口人春夏秋需要多少石炭,而冬日又需要多少?多開采出來的,該怎麽辦?這些東西既然容易自燃,應該不是能夠隨便安放的……”

聽著郭荃一句一句問得王芳烈啞口無言,杜士儀不禁笑了起來,隨即就邁過門檻進了屋子:“老郭確實仔細,這些都是不得不考慮的事。不過,我卻有一個主意,疏通了禦河之後,江淮的糧食以及出產,我們這裏交易的毛皮和藥材,可以通過禦河加上桑幹河,然後從幽州的永濟渠轉運,但糧食賤,占船多,毛皮和藥材等物貴重,占船少,如此不少船就要空載回去,太浪費。你們覺得,倘若讓這些船運煤……就是石炭去幽州呢?要知道,幽薊之地,可不是廢置多年的雲州!”

杜士儀還有一句話卡著沒說,無論是幽州,還是整個河北道,從軍器監到瓷窯眾多的人口,用炭量極大,也許這種辦法,可以北結幽州,緩解一下人口流入雲州對河北道州縣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