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2/2頁)

知道裴寧說到做到,多半真的會收下這個弟子,杜士儀不禁有些走神,一時想起了已經分別好些日子的王容。在蜀地連過了兩個春節,而今這又一個除夕眼看又要在異地他鄉過了,他自然很想有佳人在側陪伴自己。因而,等到這一日裴舒同和顧佑告退離去之後,他便讓赤畢去打探打探王容那邊的進展,而自己則是又帶著盧聰去見了蘇州刺史袁盛。

他本來只覺得這位江左袁氏出身的老刺史是個有些意思的妙人,可兩三次拜會下來,他就進一步體會到了這種妙處。袁盛性喜音律,尤其擅長於羯鼓,一來二去混熟了,知道他善奏琵琶,拽著他討論新曲不說,甚至在他托詞這琵琶還是從學於裴寧之後,硬是把裴寧也拉上一塊興致勃勃地討論。結果冷面的裴寧被這位老刺史嚇得再不敢登門,只能換成他整日在刺史署聽袁盛念叨宮商角徵羽,曲譜記了一籮筐。

而打好了關系,在蘇州境內建茶引司,在各處關津要道設置茶關等等,這一應事宜自然進展得很是順利。而杜士儀帶著盧聰從蜀中出來一路東行到了這裏,估摸著這位盧氏郎君學得差不多了,這一日便幹脆帶著其來見袁盛,開門見山挑明了,把此人留下,判蘇州茶引司事。

袁盛本是存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對待杜士儀和裴寧,打算把茶引司之事敷衍過去算完,可見杜士儀和裴寧頗有尊老之意,杜士儀甚至能夠靜得下心坐得住,陪他聊了好幾天的樂理曲譜,他此刻面對其帶過來的人,自然少不得端詳了好一陣子。見盧聰態度恭謹,看上去亦是敦厚,他就笑著說道:“由處士征辟為蘇州茶引司判官,這也是你的職權。只不過,這位盧郎君既然是雅州盧都督之子,我倒是可以加一把火。”

袁盛說著就微微一笑:“蘇州吳縣正好有一縣尉出缺,判茶引司事只是使職,等他幹了一陣子過後,我奏請讓他以吳縣尉,判茶引司事,這才算是真正有了出身。等時機合適,再應一科制舉,如此也就名正言順了。”

盧聰還是第一次來見袁盛,見其和藹可親,給自己的感覺竟然仿若父親一般,他不禁心頭大為感動,慌忙離座而起趨前再拜道:“多謝袁使君提點!”

“什麽提點,我這老人說的話你肯聽,那就再好不過了!”袁盛對盧聰的這般反應滿意到了十分,伸手虛扶了一把,他就對杜士儀笑眯眯地說道,“果然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杜侍禦,你和裴禦史都是敬老的人,用的人也是敬老的人!不像那些少年得志便眼睛長在頭頂的盛氣之輩,只以為我這是老而不死戀棧權位不去,左右看著都不順眼……”

人老免不了嘴碎,杜士儀和杜思溫相處時,都知道以這位朱坡京兆公之料事明晰洞察世情尚且難免如此,更何況袁盛。所以,此刻袁盛又開始絮絮叨叨說那些瞧不起自己的名士,他便含笑聽著,不時點頭附和上一兩句。等到袁盛暗示他有空不妨去拜訪拜訪陸家,他攜了盧聰告辭出來時,他卻見盧聰悄悄擦了擦額頭,顯然在那為了照顧袁盛年老體弱,而特意加了炭盆的屋子裏憋出了汗來。

“怎樣?”

“袁使君果然和杜侍禦說的那樣,挺好的。”

倘若不是袁盛只有點兒倚老賣老,但只要尊敬他一些,他就會對你視若自己人,而且這樣一位蘇州刺史,任期還有整整兩年,我怎麽會把你留在蘇州?

見盧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杜士儀不禁在心裏嘀咕了一句,嘴裏只是勉勵了其兩句。一出蘇州刺史署,他就只見等候在那裏的從者之中,竟然還多了一個赤畢,這下子登時喜出望外。而赤畢也知情識趣立時走上前來,長揖行禮後便笑道:“郎君,楊郎君回來了!”

“果然回來了!”

杜士儀想都不想就立刻翻身上馬,策馬前行兩步方才想起不能二話不說就這麽撇下盧聰,躊躇片刻就回頭說道:“盧郎君,我還有事找楊郎君商量,先立刻趕回去了!”

而盧聰張了張口還沒拉得及答話,就只見杜士儀只帶著一個赤畢匆匆離去,其他隨從倒是都留給了自己。那一刻,他心裏頭的郁悶就更深了。

這位杜侍禦無論人品才學待人接物,全都無可挑剔,怎麽就這一點不肯收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