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制茶之道(第2/2頁)

杜士儀一句話引得彭海如此感傷,他見眾人大多手足粗壯,完完全全的農人光景,那種家族興衰滄海桑田的感慨油然而生,但須臾也就放下了。他點點頭後示意陳寶兒上前,又指著人說道:“這是寶兒,我為他取名季珍,你們應該也都認識他。”

“當然認識,當初若不是寶兒仗義執言,那個李天絡就把我們幾十號人辛辛苦苦開墾的茶園給坑了!”周簡心直口快地說了一句,眼睛卻是去瞥張大疤,見其不自然地轉過了頭,他這才在嘴裏輕哼了一聲。

“各位大伯大叔好。”陳寶兒乖巧地拱了拱手,又在杜士儀身後侍立,再不說話了。

杜士儀這才繼續說道:“今天我來,就是為了茶葉之事。如今蜀茶漸漸出了蜀中,兩京飲茶之風漸漸盛行,然而,茶葉好壞,卻都在口耳相傳的品評,雖有講究,可到底都不成體系。而你等制茶之法,固然使剛剛采摘下來的鮮茶得以保存之後千裏迢迢送到兩京,可口味如何卻是各有品評。我正好是嗜茶之人,此前在兩京也常飲蜀茶,因而有些心得,前些天閑暇下來,索性就寫了一卷《茶經》,雖尚未完,但其中制茶之法,各位不妨參詳參詳。”

讀書人著書是常事,可對於早已敗落,甚至連世世代代居住的原籍地都拋棄了,背井離鄉來到蜀中的彭海等人來說,杜士儀這番話不但是看得起他們,而且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之後,彭海等幾個年長者不禁兩眼放光。彭海更是想都不想便上前要下拜,結果被眼疾手快的陳寶兒給一把攙扶了起來。

“寶兒會留下幾日,給你們解釋解釋那些晦澀的地方。”杜士儀微微一笑,繼而便對陳寶兒說道,“你也看過我之前制茶,再者茶經上寫得很清楚,你依法解釋就是。不過,因為各有所好,我這制法未必人人喜歡,卻無需過多,炒制一二十斤之後,先送到雲山茶行,讓那幾個見慣了好茶的掌櫃夥計品評就是。”

“是是是……”

今天同樣跟來的崔頜聽著看著,越發覺得在家閉門讀書這麽多年,及不上在縣廨跟著杜士儀讀書的小半年。再想起過年之後杜士儀整治縣學之後,那些不學無術的為之一清,學中氛圍一時極好,各大家子弟都有入學,他更是心生感慨。

因而,當杜士儀在這裏逗留了小半個時辰,又帶上了彭海等人送的兩斤鮮茶返回成都時,策馬在側的他突然忍不住問道:“明公既有此法,緣何要告訴他們?收了鮮茶自己制豈不是更加得利?”

“呵呵!”杜士儀側頭看了一眼還有幾分稚氣的崔頜,這才輕描淡寫地說道,“與民爭利,那就不必了。”

崔頜的敬服他看在眼裏,卻沒有解釋。他如今的積攢雖然拍馬也及不上王元寶,可也已經不少了,不用再那麽紮眼。至於要做生意,自有比他更加在行的王容去安排,他還是安安心心當他的官,頂多推行一些風雅的筆墨紙硯更安穩。更何況,蜀茶如今雖風靡一時,論細嫩和品質,將來卻難以及得上江南。

而與民爭利也確實是大忌,更何況,他如今就在成都當官!不過,茶葉如此風靡一時,他是否要考慮另外一件事?

才一回到縣廨,杜士儀就得知有客來拜,而對方自稱是他的同科韋十四郎,現如今正等在書齋裏。杜士儀登時大喜,等到快步到書齋一把推開門後,他就大笑道:“韋十四,你可是來了!”

一別半年,韋禮本還翹足而坐閑適地看著一卷書,聽到有人推門進來還老神在在,可聽到杜士儀這麽一句話,他立刻啪的一聲丟下了書,站起身來滿臉的沒好氣。

“為了你一句話,結果我家裏好一陣聒噪,要不是宇文融說話,我幾乎都不能成行!我家裏阿娘都忍不住罵了你兩句呢,自己出京不算,卻還要拉人下水,她就不知道我在長安呆的快悶死了!不過你呀,在外頭都不安分,宇文融可沒少拿著你當標杆和張相國打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