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2/3頁)

“李給使放心,我有我的道理,不會讓你回頭遭人訓斥的。”

杜士儀說完這話便拾級而上,待到紫雲樓那白玉憑欄圍著的一層,就只見前頭苗含液已經在天子駕前獻上了那一籃牡丹。不但如此,那清亮的奏對聲還清清楚楚地傳了過來。

“陛下,臣奉旨探京城各園名花,各位大王全都不吝大開園門,讓臣徜徉其中賞鑒名花。這籃子中的四種牡丹,出自寧王、薛王、岐王、申王四位大王的後園珍品,白者為玉樓春,粉者為童子面,艷紫者為紫二喬,黃者為禦衣黃,今以此四種國色,敬獻陛下!”

李隆基見籃中四枝花馥郁芬芳,和此前那些前進士探花所得的牡丹相比,確實更顯嬌艷富貴,更何況出自兄弟四王宅中,更合了他一直掛在嘴邊的孝悌之情,頓時為之大悅,當即擊節贊賞道:“好,好!苗卿果然好心思,愛妃,今日探花探得牡丹的雖說不少,可苗卿這四枝花你覺得如何?”

今日隨駕而來之前,柳婕妤便得了王皇後令人傳信,道是務必成全苗含液。即便她對苗含液同樣沒有半點好感,可此時只要能壓住杜士儀就夠了。於是,聽得天子垂詢,她便笑吟吟地說道:“牡丹本就是國色天香花中之王,正喻了如今盛世太平。更何況苗郎君今日采擷的,恰是出自四位大王園中的珍品,於頌太平之外,更是彰顯了陛下孝悌。妾聽說昔年隋帝曾令天下進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其中有赭紅、飛來紅、醉顏紅、軟條黃、延安黃等各種極品,花朵不過兩寸許,今早已失傳。如今四王宅中這些珍品,卻是花徑三寸許,足可見盛世花亦盛,怒放賀天子。”

“好一個盛世花亦盛!”

李隆基被柳婕妤這話勾得心頭得意非凡,重重一點頭後,他隨眼一瞧,見席間剛剛自己在手中把玩的一把金柄小刀正在,當即吩咐身邊侍立的內侍道:“將此物賞給苗卿!”

苗含液見柳婕妤三兩句話,把自己的一番苦心粉飾得更加突出,天子一喜果然賞賜了貼身之物,他立時深深拜謝。正要退下時,他便只見一個小宦官引著杜士儀上了前。對比他剛剛那只花籃中花團錦簇的牡丹,杜士儀那禿枝顯得格外紮眼。倘若不是無旨意不能在禦前逗留,他簡直想留下來看一看,杜士儀究竟打算如何把這一茬交待過去。

此前苗含液登樓時,手中那花籃格外醒目,此刻李隆基見杜士儀手執一截光禿禿的枝條上前,果然一時眉頭大皺。待其行過禮後,他便有些慍怒地問道:“杜卿探得的花呢?難道便是這一截禿枝不成?”

“回稟陛下,臣奉旨探花,不敢驚擾各家王公貴戚官宦宅邸,卻也走遍了長安各處佛寺道觀的名園,但只見繁花似錦,觀者如雲,因只是遠觀,不曾近前褻玩,難以分出優劣高下。正決斷不下之際,臣卻只聽從者說,大安坊野地有一株梅樹,曾遭雷擊,卻不數年而復蘇,每歲淩寒獨自開花。冬日寒風凜冽百花凋零,只有其迎寒綻放,如今百花爭奇鬥艷之際,其花卻早已隱伏不見,倘若探花之際將這梅花撂在一旁,實在過於不公。所以,臣鬥膽,獻此梅枝於禦前。”

得知是雷擊木,李隆基面色稍霽,然而,比起適才花籃中賞心悅目的牡丹,這一截梅枝實在有些大煞風景,於是,他便懶懶地問道:“愛妃以為這一枝梅如何?”

珠簾之後的柳婕妤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杜士儀,甫一見面的刹那,她幾乎恨不得將這個害得自己不得不屈服於王皇後的罪魁禍首吞下去。此時此刻,面上含笑的她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梅花固然淩寒綻放,可如今大地回春的時節,卻早已不是賞梅的時候,杜郎君偏偏折了這一枝梅回來,可是有些敷衍呢!就算是牡丹和寒梅一同綻放之際,若是讓人評判,恐也無人會覺得,梅花更勝牡丹一籌。更何況牡丹堂堂正正,猶顯盛世氣象。”

見李隆基面色微微一沉,杜士儀不動聲色往簾後看了一眼,這才輕聲吟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這詩淺顯得很,李隆基聽著聽著,不禁生出了幾許興致,而簾後的柳婕妤卻捏緊了拳頭,尖銳的指甲一下子紮進了手心裏,她卻全然沒覺得疼。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這說的是種牡丹了,倒是有些身臨其境之感。”李隆基若有所思地微微頷首,卻只見杜士儀微微一頓,這才吟出了最後數句。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