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十)

離上次見公叔繚,轉眼已經過去了六十余日。首發

劉清楚的記得,他巡視河南地,臨行之前時和公叔繚相談。那時候的公叔繚,雖然很瘦削,但精神似乎還不錯。至少能坐起來,烹茶聊天,看上去已經好多了。可這一轉眼,再見公叔繚時,劉已經快認不出來了。不僅僅是瘦削幹枯,原本灰白的頭發,也變成了雪白。

“父親!”

劉秦在一旁照顧著,形容憔悴。

不僅是劉秦,呂和王姬都在這裏,見到劉進來,幾人連忙站起來。不過動作卻是小心翼翼,生怕帶出風來。風邪症,最怕的就是見風。如果放在後世,公叔繚的病也算不得什麽,但在這個時代,卻非常嚴重。劉+雖知曉醫術,但終究不是科班出身,不免捉襟見肘。

公叔繚,睜開了眼睛。

“都下去吧,我有些話,要和君侯說。”

公叔繚輕聲道了一句,劉點點頭,擺擺手,示意眾人都退下去,只留下呂蕭何兩人在一旁。

呂負責關照,而蕭何則要隨時準備記錄。

公叔繚說:“枕頭下有一封書信,請君侯過目。”

呂連忙動手。從枕頭下面找到了一封信。遞給劉。

劉輕坐下來。把信打開。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但旋即一怔。心中生出惑。

“君侯。你欲掌江山否?”

劉猶豫了一下。點頭說:“已然走到這一步。自然希望能掌江山。”

“欲掌江山。君侯到目前為止。所做地已經不錯了。但尚差了一著。那就是關中……”

“關中?”

“自古以來,就有欲得天下,必先取關中的說法。八百裏秦川,金城千裏,乃天府之國。

而關中百姓,自古純善剽悍。關中有五百萬老秦百姓,乃君侯立足之根本。自武王伐紂,鳳鳴山以來,得關中得天下,失關中,則失天下。所以君侯欲取江山,就必須先拿下關中。”

公叔繚一口氣說完,氣喘籲籲。

呂連忙為他摩挲前胸,輕聲道:“先生,您現在不能激動,慢慢說,慢慢說。

阿已經回來了,您有什麽吩咐,以後有大把的時間呢。可千萬別急於一時,慢慢來,別激動!”

劉+看著公叔繚蒼白的臉上,浮起一抹紅暈,也嚇得不輕。

公叔繚閉上眼睛,平靜了片刻之後,輕聲問道:“君侯,您現在明白我的用意了嗎?”

劉把信教給了蕭何,蕭何看了一眼,沒有說話。

“欲取之,先與之!”

劉聲說:“先生讓我遞交這降書順表,是為了拉近與關中百姓之間的關系,不知可對否?”

“若我推測沒錯,趙高動了公子嬰,取了章之後,用不了多久,關中定難危急。到那時候,他們一定會設法求取援兵。而君侯占居河南地,乃是趙高的首要人選。君侯可以勤王姿態,進入關中……那時候,關中百姓定然歡迎,君侯就可順勢誅殺趙高,將其取而代之。

不過,老秦以律法治關中二百年,君侯還要慎重,如何平撫關中百姓的心思。

自古陰陽相生,剛柔相濟……君侯既然能悟出太極之妙,自然能明白,這治理天下的剛柔之道。”

公叔繚這是在提醒劉,嬴氏治理關中,自商君變法以來,過於剛猛。

可為一時,不可為一世。

並不是說這律法不對,而是要掌握松弛有度,剛柔並濟地道理才行。

劉想起了歷史上,劉邦在關中的約法三章。

當然,劉邦奪取天下之後,漢律法可不止那三章而已。從某種程度上,漢律依舊是繼承了法家的某些優點,又結合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才逐漸完善起來。所謂的約法三章,倒不如說是劉邦玩弄的一個手段。可這也恰恰證明了公叔繚的話語,治國當需松緊有度,剛柔並濟。

“治大國,如烹小鮮?”

公叔繚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雖然笑起來很難看,但也說明了,劉解的沒有錯誤。

“先生好生修養,莫再操勞了。”

劉伏在公叔繚的耳邊,輕聲道:“涉間將軍的事情,我已安排妥當。如前所說,為右領軍,鎮守並州;鐘離昧將出任左領軍鷹郎將,經略山東。我自率中領軍,定會拿下關中獻於先生。”

公叔繚,閉上了眼睛。

這意思是說:我累了,需要休息了。

劉向蕭何呂使了一個眼色,三人輕手輕腳地站起來,往屋外走。

快出門的時候,公叔繚突然又說:“君侯,時機已差不多了,當及早準備,復國以應天命!”

劉一怔,旋即省悟過來。

他在門口一揖到地,輕輕的退出了房間。

復國,時機終於成熟了嗎?

呂等人,留下來照顧公叔繚。

劉王姬通報內宅,告訴夫人他已經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