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樓倉之戰(六)

楚軍達成了協議之後,樓倉開始撤離了。首發首發

不過,為了不過早走漏風聲,以免刺激到章,劉+的撤離非常小心。泗水郡的情況很復雜,魏軍、楚軍、樓倉、秦軍……幾方勢力糾纏在一起,各路斥候細作,出沒於泗洪之地。

所謂一家女,三家許。

劉+目前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不過相對而言,魏軍在獲得了喘息之機以後,對樓倉也並非勢在必得。所以陸賈秘密出使大梁之後,便取得了魏咎的諒解。事實上,魏咎如今也需要項梁能盡快的壯大起來,牽制住章。只要楚軍能牽制住了章的話,魏國就可以把大部分力量挪出來,才能對付李由。

李由的兵力或許沒有章邯那麽強盛,可貴在精銳。

特別是他駐紮酸棗以後,可以直接從陽獲取足夠的輜重補充,對大梁的威脅,更加嚴重。

表面上看似僵持,可一旦李由能調整過來,就會迅速攻擊大梁城。

魏咎即便是不願意楚軍獲得樓倉的輜重,卻也不得不接受這個條件。不過作為交換,劉+同意在撤離沛縣以後,沛縣巨野等地交給魏咎。對於這樣一個結果,魏國人基本可以接受。

至於能不能拿到巨野……

讓魏咎和王恪商量去吧。

反正這春秋戰國五百年地時間裏。不僅僅是百家爭鳴地湧現。欺詐權謀。從沒有中斷過。

孔夫子說。春秋。是禮樂崩壞。

那麽戰國爭霸。就是一場場權謀地較量。

劉+想要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就必須要適應這些事情。

協議之後地第一天。劉+把樓倉百姓分作三批。送走了大約六七百人。其中不泛有傷者和老弱婦孺。並安排了一些車仗。負責撤離。樓倉不缺車仗。更不缺輜重糧草。缺地是根基。

這些願意跟隨劉+,在樓倉血戰的百姓,劉+不能一走了之,不聞不問。

畢竟,在這個時代裏,屠城滅門這樣地慘事,並不少見。他走了,滿城的百姓,可就危險了。

帶這些百姓撤離,固然會很麻煩。

可同樣的,也是收買人心的一個手段,所謂‘仁義’之名,不就是這樣子慢慢地積蓄起來的嗎?

對於這個決定,樓倉內部也分成了兩派。

以賈紹等人為首,反對帶百姓撤離;但叔孫通和曹參,對此倒是非常的贊成。

名聲,也是一種根基啊!

為什麽項梁渡江之後,可以輕松的接收了張楚的人馬?項羽才打到廣陵,東陽等地就舉城相投?所為者,無非是項家的名聲……還有田、魏咎這些人,不同樣也是因為一個名字?

甚至在歷史上,那泥腿子出身的劉邦,也是靠著入關中約法三章之後,博取了一個寬厚的名聲,這才有了他去漢中,關中百姓紛紛相隨的舉動。而在劉邦入關之前,也不過普通諸侯罷了。

這就是‘名’地作用。

今日麻煩一點,困難一點……

但是這好處,在日後就能慢慢凸顯。

第二天,樓倉送走了五百人!

就這樣,章邯拼命的向樓倉靠攏,項梁拼命的阻攔章。

繡邑、符離、大澤鄉、蘄縣一帶,變成了血腥戰場,每一天,雙方都會發各種各樣的戰鬥,每天的死傷總和,達數千人之多。而在泗洪地區,項羽也做足的姿態,軍營之中鼓聲不斷,樓倉城下喊殺聲震天。如果不靠近過來,還真地就以為,這裏正發生著激烈的戰鬥。

劉+有條不紊的撤離百姓,並且著手將樓倉城中的一些設施全部毀壞。

比如鐵廬這樣的機構,是絕不能留下半點痕跡,而各種新式的武器,帶不走地話,就地銷毀。

糧食,輜重可以留下。

但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物品,劉+絕不會留下來。

第十七天,項羽派人前來催促,請劉+加快撤離的速度。

實際上,樓倉此時已經撤走了三分之二,不過對楚軍宣稱,不過才一半兒而已。

原因嘛……敲詐一些楚軍的車馬器具。畢竟此刻的楚軍,已經被拖得不耐煩了。符離一線地戰事,楚軍越發吃緊。項梁已派來使者,催促項羽加快進程,早一日占領樓倉,少一些傷亡。

“劉君侯,我們早已經商定,你盡快撤離樓倉。

為何到現在,才撤離了一半兒?按照你們這速度,三十日的期限轉眼既至,到時候如何交接?”

項羽被催地急了,親自帶人來到樓倉城下,與劉+相見。

在他身後,楚軍有氣無力的揮舞兵器,扯著嗓子嘶聲呐喊。劉+和項羽兩人,各乘一騎,在兩陣中間相會。這也是他二人,自當日樓倉城下一場大戰之後地首次相見,彼此都很客氣。

劉+一副很為難的模樣,嘆了口氣說:“少將軍,非是我不願意盡快撤離,可你也知道,這搬家可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啊。特別是那些老人家,恨不得連自家的房子都搬走。這拖家帶口的,而我樓倉車仗也不太充足,真的是難以加快速度……這樣吧,能不能再寬限個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