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老羆營(二)

老秦自商君變法以來,國力日漸強大。

在著重經營傳統所關注的東方和南方以外,也開始了對西方和北方的開拓。其中,北地郡的郡治雖然是設在義渠(今甘肅省慶陽境內),但其管轄的範圍,以包括了大河以南的平原地區。

在後世的文獻中,無法找到老秦在義渠以北興修水裏的記載。

但秦人卻的的確確在這裏興修了一條水渠,名為北地東渠。又因是秦人所鑿,所以也叫秦渠。

富平,就位於秦渠之畔。

在大河以東,賀蘭山以南。人口並不多,是個不足萬人的縣城。按道理說,這麽一個小地方,絕對稱不得縣。但猶豫它是老秦最北方的一座城市,有門面之用,故而破例在此置縣。

不過,富平卻名不其實。

富貴平安,與這座小小的縣城沒有任何的關系。

這裏土地肥沃,資源也很豐富。但同時卻又受匈奴的困擾,小小的縣城時常遭受匈奴人襲掠。

已進入仲春,風卻是越來越大。

劉闞不得不在臉上蒙一塊遮風巾,坐在馬上,仔細的觀察手中野牛皮鞣制而成的地圖,眉頭緊蹙。

“成司馬,我們現在在什麽位置?”

李成連忙策馬跟上,撚住地圖的一角,湊過頭來看了兩眼,而後用手一指。

“應該是在這裏,中寧河谷。往西去,應該能看見大河,而後繞過河灣北上。就是富平了。

如果今晚不休息,連夜趕路的話,在明日卯時前,就能看到富平的城墻了。”

劉闞收起地圖,扭頭看著跟在身後的輜重車輛。此次押送往富平的輜重,共一千石糧草,還有一些軍械。那裏駐紮有秦軍地一支戍衛邊軍。大約四五百人左右,負責防禦匈奴襲掠。

老羆營的大纛,在風中獵獵。

士卒們被這惱人的風。折磨的疲憊不堪。

劉闞沉吟片刻,“蒙疾!”

“喏!”

從隨行的親軍當中。飛出一騎戰馬。這馬上的人,正是比武失敗後,被編入劉闞所部的蒙疾。

“率一支小隊探路,看看前方有沒有避風地場所,速速回報。”

當小兵。就要有當小兵的覺悟。領教過劉闞的手段後,蒙疾如今也老老實實地在劉闞麾下效力。按蒙恬的說法,蒙疾要從輕兵做起。但劉闞卻覺得,真做一名輕兵,倒真是可惜了。

不可否認,蒙疾地騎術在老羆營中。不弱於灌嬰,可排的上前三名。

有如此騎射精湛,同時有能在馬上搏殺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於是劉闞跑去找召平要了二十匹戰馬,分配給了蒙疾。命他組成一支斥候小隊,專門負責打探敵情。蒙疾做的很不錯。

如今,老羆營中共有七百人。

其中車兵兩組。騎軍有一百七十人。其余全部變成步軍。其中輕兵二百人,弓弩手二百人。同時。劉闞又在隊伍行進時,設計出一種戰鬥隊形,類似於後世的行軍縱隊,名為牽線陣。

這牽線陣,源自於清末太平軍作戰時地陣法。

所謂牽線陣,就是有兩司馬執旗,後隨二十五人,一百人則掌卒長旗,五百人則掌將旗,以此類推。劉闞麾下的人並不多,故而換做四面百人長旗,一隊連著一隊的行進。寬路時分雙行,窄路時走單行,魚貫以進。一俟發生戰鬥,則首尾蟠曲勾連,頃刻聚集,結成圓陣。

外有盾牌手和長矛手,內有弓弩手。

車兵騎軍從兩次掩護攻擊,可以瞬息間投入戰鬥。

如果戰事不利,則立刻退卻,仍守住牽線陣隊形,急趨前進,敵軍往往追趕不上,即便是追趕上了,也不敢輕易下令攻擊。陣型不亂,妄自攻擊的話,反而得不償失,甚至損失慘重。

在永正原的時候,劉闞就對這陣型和隊列極為看重。

加之麾下大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只需要略一提點,就能領會劉闞地意圖。

一路奔行下來,這牽線陣的陣型已經日趨完善。即便是李成蒙疾這種熟知兵法的人,也不禁為之贊嘆。這一回,蒙疾算是真的服氣了……這劉闞是真有本事,文武雙全,怪不得父親能看重。早先對劉闞的不滿已經煙消雲散,甚至覺得能在老羆營效力,也是件不錯的事。

蒙疾領斥候前進了十五裏,在河灣處發現了一個谷地。

地勢偏高,視野開闊。最重要的是能躲避大風,是一塊不錯地休息場所。

劉闞當下命令車隊加快行進速度,在河灣谷地當中避風休整。這風太大了,頂著風走,要花費比平時多幾倍地力氣。與其這樣子,不如讓大家能休息一下,待風小了些,再出發前進。

秦軍井然有序的進入了谷地,該警戒地警戒,該做飯的做飯。

劉闞則登上谷地中的高處,向遠處眺望。

從這裏看,能看見滾滾東逝去的大河。此時的大河,遠沒有後世所見到的黃河那般渾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