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走馬郯縣

秦曼隨著護隊,策馬而行。

一雙美目,饒有興趣的打量走在前面的劉闞。這個外表粗豪,但內心實際上很細膩的家夥,讓秦曼感到無比的好奇。奶奶說,這個人有貴人相。可不管怎麽看,她都沒有看出貴氣。

如果是別人,秦曼肯定會不屑一顧。

但據自己的祖母說,評價這句話的人,是浮丘仙長的師叔,大名鼎鼎的徐市。奶奶對徐市做的事情,非常看不上眼。但對於徐市的道行,卻又非常佩服。那一首占蓍(音sh,平聲)之術,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對於觀氣望氣之法,更稱得上是這大秦治下的第一人。

想必不會看差了吧!

秦曼對自己說:自己不懂得觀氣,所以也無法看出這家夥究竟是那裏有貴氣。

不過,此行路途漫漫,正可以暗中觀察。一個小小的倉令,居然有這麽大口氣,倒是少見。==

而劉闞,對於秦曼的這種心思,絲毫不覺。

他和王信在前面開路,策馬徐徐,觀賞沿途風景,倒也逍遙自在。

如今的王信,已十一歲了。

身長七尺,儼然一個小大人模樣。他所學頗雜……和劉闞學過拳腳,也練過太極,跟著灌嬰學騎術,箭術也小有成就。跟劉巨玩耍,打熬力氣;和曹無傷學習使,連曹無傷也非對手。

一杆一丈八尺長的銅,重六十余斤。

王信所缺少的,只不過是歷練,真真正正的戰場搏殺。

用曹無傷的話說:再過十年,等這小子長大了,天下能制住他的人,恐怕是屈指可數。

對此。劉闞也頗為期盼。

不曉得這個傻小子,在未來會闖出什麽樣的名號呢?

從樓倉出發,需經僮縣,渡泗水,從下相和淩縣之間穿行。****過司吾(今馬陵山畔)後一路北上,就是郯縣所在。這一路,倒也平靜。未發生什麽事情。這也難怪。這年月能成群結隊,全副武裝的在官路上行進,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做到。就算不是官軍。誰又敢出面招惹?

而且秦曼也頗通曉事故,沿途行止,很有章法。

路過州縣時,總會派人先行拜訪。而且從不擾民,大都是在野外宿營,倒是讓劉闞暗自點頭。

有如此身家,又能不驕不躁,地確是很少見。

只是。心裏又多了分顧慮。雖然說讓自己隨行,但能不能和秦家搭上關系,目前還不一定。

劉闞並沒有急於告訴秦曼把花雕遷入江陽的事情。

這並不是一個多大的籌碼,只有在天平傾向自己的時候放上去才有用處。==冒然提出來,反而會讓人家覺得你上竿子和人家湊近乎,也就落了下乘。好鋼要放在刀刃上,正是這個道理。

在司吾停留了一日之後。護軍繼續行進。

兩日後抵達郯縣。

郯縣這個地方。在春秋時曾是郯國所在。姓已,是少昊帝後裔。郯國曾有一位國君。大大的有名。姓名已經無從考究,人們尊稱其為郯子。據說這位國君學問廣博,在一次前去魯國朝見國君地時候,魯王就向他請教了關於少昊以鳥為官名的緣故,這位郯子回答的很詳細。

這件事被載入了史冊,留下了關於古代官名官制形成演變地重要資料。

儒家聖人孔丘當時只二十七歲,在聽到了這件事後,更堅定了求學地信念。以至於在後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師說》之中,留下了孔子師郯子的語句。如今,郯國早已不在,郯子屍骨也難以尋找。但是秦曼在抵達郯縣之後,還是在郯國宮門外,拜了三拜。

這叫做尊師重賢。

在劉闞前世生活地時代裏,尊師重道已經變成了一句空話。

學生可以打罵老師,老師呢,對學生不聞不問。都說後世是發展,但在劉闞看來,後世……遠不如今朝。

他沒有聽說過郯子這個人,但秦曼還是很耐心的向他解釋了一番。

劉闞亦肅然起敬,在國宮遺址前,有模有樣的拜了三拜,權當作是他對先賢們的一種尊重。

卻未想到,這很平常的舉動,卻讓秦曼好感大增。

“阿闞,阿闞!”

在郯縣城門口外,審食其曹無傷已經等候多時。在接到了呂釋之的通知後,三人急急忙忙的趕到了郯縣。這也是自劉闞離開沛縣後,第一次和審食其見面,自然少不得一番寒暄。^^^^

“倉令大人,這就是你說的朋友嗎?”

秦曼走上前,看了一眼審食其和曹無傷,而後一笑道:“曼不打攪你們團聚了。今晚我們在郯縣留宿,我拜會了縣長之後,就在城外紮營。明日卯時動身,還請倉令大人,莫要忘懷。”

“這是自然!”

劉闞點頭答應。

秦曼在四個家臣地陪同下,直奔縣衙而去。

審食其看著秦曼那曼妙的背影,忍不住嘖嘖了兩聲,一把攫住劉闞的手臂,“阿闞,這妞兒是什麽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