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六章 諸侯亂,何去何從 ( 6681 )

漢王劉辨還都長安,占據關中不少,並且以少有的高出了求賢令!

這似乎是一個信號,一個非常可怕的信號。

那就是如今在許昌的漢帝,究竟是不是正統呢?

自有漢以來,西都長安,是漢高祖欽定的國都,其代表的意義,自然不同尋常。

西漢王這個王號,很值得推敲。

想當初劉辨在西域確立西漢王王位的時候,關東諸侯還沒什麽感覺,可如今劉辨到了長安,並且以長安為王都,保持著西漢王這個王號,可就有著不同的意義。

高祖劉邦,在未曾奪取天下的時候,似乎是叫做漢王吧……

如果劉辨還是在西域,他喜歡叫什麽就叫什麽,哪怕把‘西’字去了,也沒有人管。但如今,他是在長安,這諸侯的心裏面,可就開始打起了別樣的小算盤。

仲夏時,揚州刺史劉終抵擋不住孫策的猛攻,歷陽城破。

麾下大將張英陳橫皆戰死於歷陽城外,嚴白虎叔侄在聞聽歷陽失敗之後,立刻撤兵,帶著數千殘兵敗將,倉皇而逃,奔九江而去,投靠了剛占領九江的劉備。

這嚴白虎叔侄,也是有本事的人。

當年在會稽硬扛了孫策兩年,後來被周瑜所敗,會稽太守王朗戰死,他叔侄就推倒了丹陽。劉對他叔侄倒還算不錯,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委任他為西部都尉,在丹陽縣招兵,準備重整旗鼓,憑借半壁江東,和孫策拼他一個你死我活。

只可惜了……

新兵尚未組建成功,劉就敗了!

劉備憑空得了數千丹陽兵,又得了嚴白虎叔侄,自然是高興萬分。以他老丈人劉宣的名義,封嚴白虎為九江太守。嚴興為別家從事,九江校尉,為他鎮守九江。

想想看,那嚴白虎是敗軍之將,如今不禁有了容身之地,還得一個太守的官位。

且不管這個太守是不是名正言順,卻足以讓嚴白虎感激涕零。

信誓旦旦的向劉備一番表示忠誠後,立刻走馬上任。在九江整備兵馬,防禦孫策。

而孫策呢,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歷陽之後,江東六郡。他是獨霸四郡,實力暴漲。

丹陽朱氏立刻表示了臣服,朱治投靠於孫策麾下,也代表著世族的屈服。

這也使得孫策的目光。終放在了江東最後一郡,也就是那背靠鄱陽湖的廬江郡。

和歷史上那孫郎匹馬定江東的威風相比,孫策這一次打得,卻是極為吃力。

究其原因。似乎有很多方面。

但若說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因為董俷在陽城外擊殺了孫堅,使得孫策少了一個緩沖地時間段。孫堅若不死。至少能給孫策留下一個足以讓他崛起的班底。可正是因為孫堅的早亡。使得孫策在起家的時候。只有一個周瑜程普可以使用。

歷陽大戰方歇,業已二十三歲的孫策。手扶佩劍,登上了歷陽城頭。

正是仲夏,歷陽本應該是洋溢著盎然的蔥郁,可是現在,放眼看去卻是滿目瘡痍。

連年的大戰,令歷陽早已不復當年的景象。

心中突然感到非常地壓抑,孫策握緊拳頭,狠狠的擂在了城垛上,久久不說話。

那董家子,端的是好運氣啊!

被打得灰溜溜逃到了西域,可短短數年間,卻被他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關中要地。自己呢?費盡了心血,數年苦戰,但最終得到地卻是一個殘破不全的揚州。

還不能說是整個揚州,那九江已經讓給了劉備,至少短時間內無法奪回。

有道是,人比人,氣死人……

就是這麽一個道理。

孫策在白手起家的情況下,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難能可貴。若沒有薰俷的映襯,說不定他真地就會滿足了。可是偏偏薰俷打下的基業,遠勝過了孫策,這對於心中始終懷有恨意的孫策而言,又如何能咽得下這一口惡氣呢?

身後腳步聲傳來,孫策沒有回頭。

在這個時候,能靠近他而沒有被親衛阻攔的人,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周瑜。

“公瑾,都安撫妥當了嗎?”

孫策沒有回頭,依舊看著城外地景色,輕聲的詢問。

周瑜看上去很閑散……

身高八尺有余,和孫策相差無幾。

生的是齒白唇紅,相貌英挺。他頂盔貫甲,手扶肋下寶劍,走到了孫策地身旁。

“有朱家出面安撫,已經都安排妥當了!”

周瑜地聲音並不是那種很洪亮,很有氣勢。說起話來,也慢條斯理,令人心境平和。

對於孫策而言,周瑜就是他最能信賴地人。

這份信賴,甚至遠遠超過了他對家人的信賴。每當他心煩意亂地時候,周瑜的一席話,都能讓他的心境平和。從某種程度上,打下江東,當有一半的功勞在周瑜的身上。

“伯符,你看上去並不高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