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 ( 7913 )

一亮,成蠡為主將,淳於導為副將,帶著二百巨魔士和蒲、馬二人上路。

薰俷帶人把他們送到了村口。

臨別時自然又有一番叮嚀……徐母拉著徐庶和石韜的手,重復著頭天晚上不曉得說了多少次的言語。內容無非是要他們好好讀書,好好學習,莫要擔心她的生活。

徐庶和石韜一而再的保證,不會令徐母失望。

徐母這才上了車,臨行時又對董俷說:“西平,老身就把這兩個孩子托付給你了。”

薰俷也再三保證道:“嬸嬸放心,小侄定為他們謀一個好前程。”

徐母這才算放下了心,登上車仗。

看著車駕漸行漸遠,董俷突然有一種想家的念頭。一轉眼四年過去了,奶奶雖然每次派人送信都說身體安康。可每每想起來,董俷總是會有一種莫名的愧疚感受。

如果有機會,定要回家看看。

薰俷暗自做出決定,轉身準備回去。

徐庶不願走,站在村口呆呆的眺望著車駕離去的方向,突然間流出了眼淚。

想想也是,徐庶自幼和母親相依為命,十八年來,即便是在太平道作亂的那段艱苦歲月之中,他也沒有和母親分別。可沒想到……此去求學,荊州和張掖相隔萬裏,不曉得要多久才能再見到母親。想起這些,徐庶的心裏,就有絞痛的感受。

石韜輕聲勸慰,但徐庶還是站在原處。

薰俷過去,拍了拍徐庶的肩膀。“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元直。嬸嬸對你寄望甚厚,你唯有刻苦求學,他日有所成就,才不負嬸嬸地心意。如今難過,倒不如去想想日後該怎樣努力。”

徐庶心裏一顫,擡頭向董俷看去。

“兄長今日一席話。元直牢記在心中。”

正準備回去召集人馬,準備出發,卻遠處一陣急促馬蹄聲傳來。

蒲元慌慌張張地催馬疾馳,大聲喊道:“主公,主公……”

薰俷愕然,等蒲元馬到近前,上前一把抓住了馬韁繩,“蒲元。你怎麽有回來了?”

“險些忘記了一件大事!”

薰俷說:“什麽事?”

“主公此去丹陽,想必是要經過江夏嘍。”

“應該如此。”

“元剛才在路上想起來,江夏有一奇人,主公路過時不妨前去拜訪。”

江夏?奇人?

薰俷詫異道:“是什麽人?有何出奇之處?”

蒲元撓了撓頭。“那人名叫費沃,字載成。剛弱冠,是江夏城中一大戶人家子弟,頗有才幹。他好機關學,曾拜師南名士黃承彥,學藝五載,被譽為今世蕭何。”

薰俷聞聽一驚,“江夏居然有這樣的人物,為何未曾聽聞?”

蒲元說:“此人不甚喜歡張揚,故而聲名不顯。元乃是在鄭師處聽到此人的名字,所以就留了一個心思,向鄭師打聽了他地住所。之前見到主公一激動,竟險些把此事忘記。主公若路過江夏的時候,可以卻見見此人……這裏是他在江夏的住址。”

薰俷欣慰的說:“蒲元,有心了!”

“那元就告辭了……成蠡大哥他們還在路上等我,主公一路順風,還望早日回轉張掖。”

說完,蒲元躬身一禮,轉身上馬,揚鞭而去。

這胖小子走的倒是很瀟灑,不過這麽一來,也讓徐庶的心情好了很多。

於是召集人馬,董俷率領三百巨魔士再次啟程,一路浩浩蕩蕩地朝著襄陽前進。

******

閑言少敘,董俷等人經宛縣,過淯陽,途經新野的時候,停留了兩日。

這並非是第一次來新野,只是上一次是匆匆路過,根本沒有做任何的停留。對於這個地方,薰俷還是很有感覺。評書裏說,當年劉備在北方連遭敗績,走投無路時就是在這裏休養生息。結識了徐庶,又經徐庶的介紹,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

不過如今,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仁義明君,如今卻成了一個反賊。

而桃園三英,也三去其一,不曉得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還能不能再一次發生呢?

故而,在新野停留的時候,董俷頗有感觸。

突然想起,那隆中距離新野並不算太遠。諸葛珪一家就住在隆中,於是就向人打聽了往隆中的路線,帶著龐德和武安國二人,準備往隆中一行,拜訪諸葛珪一家。

不成想,到了臥龍崗,找到諸葛珪地住處時,諸葛珪居然不在。

諸葛瑾倒是在家,不過卻是在病中。

如今已經十四歲的諸葛瑾,已經顯露出一種穩重的氣概。聽聞董俷前來拜訪,諸葛瑾非常的開心。撐著病體出門迎接,把董俷請進了家中。

“大姐出嫁,父親帶著二姐和兩個弟弟,去荊州觀禮。我因為身體不好,故而沒有一起去。不過沒想到……若是父親知道安寧亭侯前來拜訪,定然會非常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