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潁川陳長文【上】

“敢問方才,何人賦詩?”

從船上走下一個青年,看年紀大約在二十三四模樣,一身青色禪衣,博領寬袖,衣袂飄揚。

劉闖一怔,忙下馬上前。

“方才是在下見淮水滔滔,一時忍不住呱噪,攪了先生雅興。”

從對方的衣著穿戴來看,這人應該不是普通人。

雖則看似行囊簡陋,但氣度不凡。

在青年身後,還有幾個隨從。只是那青年沒有發令,所以隨從便留在船上,並未隨青年一起登岸。

“咦?”

青年看到劉闖,愣了一下。

眼中流露出一抹古怪之色,仿佛自言自語道:“像,真像!”

不過,他旋即就恢復了正常,微微一笑,“敢問閣下方才所作詩詞,出自何人之手?”

“這個……”

劉闖露出猶豫之色。

說實話,他並不願意做一個文壇大盜。

方才吟詩,也只是突發感慨,並無其他意思。

可是當這青年到跟前發問,劉闖突然意識到,這是他揚名立萬的絕佳時機。

東漢末年,想要建立功業,錢帛其實並非最重要的環節。在這個時代,家世、名氣和才學,才是立身之本。這才學又有文武之別,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想要立身處世,這文采不可或缺。名氣,便是從這文武才學而來,當然也有人命好,憑借家世,便可以獲得偌大名聲。

劉闖本想否認這詩詞是他所作,可話到嘴邊,突然又改變了主意。

“先生可是問方才那首臨淮水寄平?”

青年道:“原來這詩叫做臨淮水寄平……呵呵,不知是何人所作?”

“乃在下初臨淮水,心生感慨而作,倒是讓先生恥笑。”

“是你所作?”

青年上上下下打量劉闖,露出一抹懷疑之色。

也難怪,劉闖的形象實在不像是一個能夠吟詩作賦的風雅之士。一身灰黑色的窄袖襜褕,頭裹蒼幘,怎麽看都好像是個農夫,全無半點書卷之氣,青年心生疑竇,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

劉闖一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在下雖是個粗人,但早年間也曾讀過幾本聖賢書,知一些人間道理。再者說,詩賦小道,便偶爾為之也算不得大事,如何比得先生才學高妙,在下方才,確是有些班門弄斧的嫌疑。”

青年眼睛一眯,“你認得我?”

“確不認得先生何方高人……不過觀先生儀表不凡,姿容俊美,舉手投足有高士之氣,在下猜想,先生定非等閑。”

青年聽罷,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手指劉闖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你這家夥所言確有道理,而且這眼力也頗為不俗。這一路上郁悶,難得遇到閣下這等妙人。在下潁川陳群,還未請教,足下高姓大名。”

陳群?

劉闖聽罷,心頭不由得一動,眼中旋即露出驚訝之色。

眼前之人便是陳群?

也許在三國演義中,陳群之名並不算顯赫,甚至沒有過幾次出場。但是在三國志中,陳群卻是曹魏少有的人才。他出身於潁川高門陳氏,祖父便是東漢末年極有名氣的陳寔,與鐘浩、荀淑和韓韶三人,並稱‘潁川四長’。而陳群父親陳紀,曾官拜侍中、大鴻臚;叔父陳諶,曾為司空掾,可算得是滿門高士。故而史書記載,陳氏父子三人,並著高名,世稱‘三君’。

世語新說中曾記載有: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元方,就是陳紀,季方便是陳諶。而說這句話的人,正是兩人的父親陳寔,於是便有了難兄難弟的典故。

至於陳群,或許不似其父輩那般有賢名,但若以才學而言,不輸於父輩。

他的才幹更多是體現在治世方面,雖然三國演義中沒有幾次登場,但是在歷史上確有不小的名氣。

後世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就是由陳群一手建立起來。

而他的識人之明,更是在三國時期享有極高的聲譽,堪稱是賢才。

不過,他不是應該在潁川嗎?怎麽會出現在徐州,出現在這淮陰城外?

劉闖不敢怠慢,忙道:“原來是潁川陳氏三君之後,方才在下多有失禮之處,還望先生海涵。

我叫劉闖,東海郡朐縣人氏。”

劉闖究竟是何處人?

恐怕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最清楚的人,應該是劉勇,但卻從未與他說過……

劉闖?朐縣人?

陳群聽罷,微微一愣,旋即流露出一抹失望之色。

原本以為是故人之後,沒想到……不過,他卻不會有失禮表現,“人言東海人傑地靈,先有麋子仲德才兼備,而今又有兄台這等妙人。呵呵,此去下邳,能與君相識,也算是一場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