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臥聲自遠 第三十章 坦白

李言慶並沒有動身勸說張須陀。

且不說他能否說動張須陀,就算他立刻動身,張須陀已經退兵。難不成他還能半路攔截,讓張須陀再次出擊嗎?軍中令行禁止,最計劃朝令夕改。再者說,即便張須陀能被他勸說,也不可能立刻改變主意。畢竟這大軍一退,士氣隨之低落。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李言慶也並不是不知道。現在就算是讓張須陀返回攻擊瓦崗寨,卻未必能產生作用。

所以,言慶最終還是選擇,留在滎陽縣。

他自己的事情也有很多。請鄭仁基出面捐助,倒不算困難。而且李言慶一開口,鄭仁基也就答應了。不過,拜訪其他世家名門,李言慶也必須親自前往。鄢陵崔氏、管城崔氏、滎陽潘氏,以及大大小小世胄家族,一一拜訪過來,也著實是一件累人差事。李言慶不勝疲乏。

不過這一切辛苦,最終還是產生了作用。

以鄭仁基為首的滎陽鄭氏,連同滎陽郡治下十三家大小世胄高門,捐贈錢糧共計三十萬貫。

三十萬貫是什麽概念?

在普通年景裏,幾十貫就足夠五口之家一年支出。

不過考慮到今年旱情嚴重,各地糧食均有大幅度增長。而且自粥棚開設以來,每日湧入滎陽治下的災民,多達數千人。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三十萬貫,堪堪能使滎陽郡撐過來年春耕。

待到大地回春之後,萬物復蘇。

災情會有所緩解,雖依舊需要賑濟,壓力卻能相對減輕。

到那個時候,楊慶自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更不需要李言慶再來回奔波。李言慶這邊錢糧剛一敲定,楊慶就立刻宣布,以工代賑,準備對虎牢、管城、鞏縣、滎陽以及洛口倉進行修繕。消息一傳出,引得滎陽百姓莫不感激涕零。人人稱楊慶是父母官,李言慶等人的聲譽,則更上一層樓。

徐世績也回到滎陽,不過卻是為了探望兒子。

鄭麗珠在年初徐世績調往鹿蹄山時,就已經有了身孕。入冬之後,產下一子。按照五風水上的講究,鄭麗珠產子之時,正逢疾雷轟鳴,加之滎陽縣又處在鹿蹄山東面,乃震宮所屬,故為孩子取名‘震’。

李言慶不清楚歷史上徐世績的兒子,是否名‘震’。

但是看徐世績抱著兒子,一臉傻笑的模樣,心裏不禁生出感慨。

徐世績讓李言慶做了徐震的義父。這也是徐世績成親時,就已經和言慶商量好的事情。

抱著兒子,徐世績樂呵呵的問道:“言慶,這一晃已經三載,你的事情,也差不多是時候解決。

我這次回來的時候,途經洛陽時,還拜見了右監門大將軍。

他在言語中,也頗有不滿之意……你當知道,裴娘子如今已過了雙十,再不成親,難免被人笑話。”

初為人父的徐世績,多了幾分沉穩幹練之氣。

在話語中,似是說笑,卻也是提醒李言慶:有些事情,也確實不能再拖了!否則裴仁基肯定會不高興。

本來嘛,裴翠雲和長孫無垢以平妻嫁給李言慶,已經超出裴仁基的底線。

此前言慶為鄭世安守孝,尚能說的過去。可如今孝期已滿,再繼續拖延下去,終究不是好事。

李言慶也非常苦惱!

難不成,不等李孝基回來嗎?

若是如此,將來他可要背負上一個禮法的缺憾……

“此時我自有主張,老徐你莫再操心。”

說完,李言慶感慨長嘆,以四十五度角的角度,仰望蒼穹,負手而立,久久無語。

“老徐,如今洛陽情況如何?”薛收問道。

徐世績笑了笑,“不甚好!”

“此話怎講?”

“今上南下江都,雖名義上遙控兩都,可實際上……他雖留下越王留守東都,可越王才多大年紀,焉能鎮得住洛陽城裏那幫子家夥?我聽說,元太府他們對滎陽這邊的狀況頗為不滿,幾次向越王建議,想要派人接手滎陽。只是越王沒有同意,否則的話,會變得更復雜。”

言語中,透著隱隱擔憂。

李言慶看得出來,徐世績似乎對隋室的未來,也不太看好。

“鹿蹄山那邊如何?”

長孫無忌和徐世績當年也算有同窗之誼。兩人同在洛陽縣學就讀,交往也頗為密切。

他本是隨口一問,不成想卻引得徐世績發出一陣感慨。

“說起來,我那邊還好,一切正常。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卻發生了一些古怪。近來不斷有小股蟻賊自襄城郡流竄過來,數量頗多。我屢次出擊,卻發現蟻賊非但沒有減少,卻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