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臥聲自遠 第一章 桃花三月下江都

大業十年過去了,留下一地雞毛!

楊廣三征遼東,征天下兵馬,百道俱進,誓要一舉平定高句麗。

然則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經歷兩次征伐失敗後,國力大損,士兵厭戰,民力疲乏。

楊玄感失敗了,但卻引發出劇烈動蕩。

各地反叛此起彼伏,聲勢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士兵無心戀戰,逃亡者相繼不絕。即便楊廣在涿郡祭祀黃帝,斬逃亡者,以血塗抹戰鼓,亦不能制止士兵的潰逃。至七月楊廣督戰懷遠鎮時,各地兵馬失期不至。好在高句麗經歷兩次征伐後,也呈現出疲態困憊。

加之百濟王義慈突然強硬,與新羅同時上表朝廷,表示願意臣服楊廣。

高句麗王高元,在乙德文支和淵太祚的建議下,派遣使者請降。與此同時,楊廣似乎也厭煩了戰事,眼見大軍將勝之際,卻同意了高句麗的投降。八月時,隋煬帝下令,班師還朝。

之所以說一地雞毛,卻是因為在那一年的十月,也就是高句麗人請降後的兩個月,高元再次向楊廣宣戰。

楊廣聞之大怒,意欲再次征伐。

可是連小孩子都能看出,隋室已無力再次征伐,於是連番勸諫,最終令楊廣平息了這個念頭。

因楊廣一時好大喜功,致使靺鞨人再次崛起,並與突厥達成聯盟。

不過高句麗的情況,也並不樂觀。高元在第二年,也就是大業十一年病亡,留下幼子繼承王位。然則這個時候,高句麗兩大權臣,淵太祚和乙支文德又發生了沖突,致使高句麗出現分裂的態勢……

同年延安人劉迦論勾結稽胡,自稱皇王,起兵造反。

隋煬帝命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為關內討捕大使,發兵擊之,於上郡大敗叛軍,斬劉迦論及其將卒,萬余。

然則,反叛雖然平息,劉迦論所帶來的危害,卻更為嚴重。

突厥可汗咄吉,那鷹隼般的目光,已開始凝視中原,露出了猙獰的面容……

大業十一年,王須拔造反,魏刀兒肆虐山西。

隋煬帝在巡視雁門時,遭遇突厥人附近,被困雁門關。山西討捕大使,太原留守李淵前往救駕,也就是在這一年,年十六歲的李世民,第一次隨父參戰,並立下戰功,賜千牛備身。

李子通在江南造反,試圖吞並險些被丹陽郡守房彥謙打殘的杜伏威所部。

不成想杜伏威與輔公佑奮起反抗,擊潰李子通。後隋軍大將來整,乘勢追擊,大敗杜伏威。杜伏威只得退回歷陽,厲兵秣馬。丹陽郡郡守房彥謙則對李子通窮追猛打,將其趕回海陵。

十月,有城父人朱粲起兵造反……

十二月,李淵招降山西群盜,使河東地區,恢復安寧。

大業十二年,在不知不覺中,到來!

※※※

楊廣自從在雁門關遭遇突厥人圍困之後,精神一直萎靡不振。

他想不明白,自登基以來,他可謂是兢兢業業,苦心籌謀。憑借父輩留下的基業,他開疆擴土,可謂是春風得意。怎麽突然間風雲變幻,江山就亂成一團麻?難道說,他開疆擴土,錯了嗎?難道說,他宣揚國威,錯了嗎?難道說,他想要令四方來朝,都做錯了嗎?

楊廣越想就越想不明白,越想,就越鉆進了牛角尖。

非我負天下人,實天下人負我!

一日,當楊廣看罷三國演義之後,突然仰天長嘆,把那部由洛浦書館刊印的《三國演義》,丟棄一旁。我欲為世人謀萬世福澤,然則世人卻視我為昏庸。既然如此,我做這許多事情,又有何用?

楊廣是個聰明人,但聰明人,往往會變得偏執。

楊廣就是這樣的狀況,一時間心灰意冷,再也無心朝政。

同時,楊玄感之亂給他帶來的打擊,至今仍無法消除。他對朝中文武百官,更是萬分猜忌,總覺得這所有人,都想要篡奪皇位。關中的關隴世族,關東的世胄門閥……歷數之下,世上無一好人。勿論是洛陽還是長安,都無法給他帶來安寧,反倒是早年間的江南煙雨,變得極具吸引力。

在大業十一年時,楊廣下令修造龍舟。

如今龍舟已成,他再也不想留在這個讓他感覺恐慌的地方。於是在大業十二年三月,下詔前往江都。

“陛下欲往江都,可洛陽卻不能沒有安排。但不知,陛下予以何人留守?”

“一如前例,越王留守洛陽,代王留守長安。”楊廣破天荒,自從雁門回歸後,主動早朝。

他在朝堂上,下詔開設箕山,黑石兩大鷹揚府,以增強對東都洛陽的拱衛。

此前,滎陽郡治下,已開設有羅口、滎澤、牛渚口、圃田和大騩山五座鷹揚府。其中滎澤、牛渚口與金堤關、虎牢關相互拱衛;羅口鎮守黑石關,保護黑石關和邙嶺通路;圃田位於滎陽最東面,也是最前線;大騩山則臨近新鄭,是滎陽東南面的一處屏障。本來,以此五府拱衛滎陽郡,已經綽綽有余。然則隨著民變日益增多,滎陽作為東都鎖鑰,更要嚴密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