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將軍百戰碎鐵衣 第八十章 投名狀

正如言慶所猜想的一樣,鞏縣的變故,幾乎是在第一時間裏,就傳到了虎牢關。

身為開隋第一權臣,楚公楊素的兒子,楊積善並沒有似楊玄感那樣得到楊素的關注,相反在大多數時候,他是作為楊玄感的影子而存在。可這並不代表,楊積善的能力不足。老子英雄兒好漢,楊積善能力不差,只是少了一些霸氣,用後世官場上的話講,就是格局不夠。

他心思細膩,長於謀劃。

雖然收買了張縣令,但楊積善對於鞏縣,始終持有極大的關注。

原因很簡單:那鞏縣縣城中,還盤著一頭猛虎,鵝公子,李言慶。楊素生前,對言慶極其贊賞,甚至有心招攬。只可惜言慶很快被鄭家所關注,並且由於種種原因,以至於到最後,楊素也未能見上言慶一面。臨終前,楊素頗以為是一件憾事,並叮囑家人,把搜集來的言慶墨寶,隨他一起下葬。

楊玄感對言慶一直不太在意,可楊積善卻多了一份心思。

如果活在後世,楊積善會是一個孝順,聽話的乖寶寶。對於父親是出奇的崇拜,以至於楊素的每一句話,他都會牢記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言慶一天天長大。特別是在經歷過高句麗之戰後,言慶的聲名,已達到了一個頂峰。他未曾得到任何獎賞,可鄭無敵之名,卻人盡皆知。

乃至於楊玄感招攬失敗後,就未曾再關注言慶。

可楊積善,卻始終留意。

這家夥留在鞏縣,終究會是一個麻煩。就在楊積善試圖想要把言慶解決掉,亦或者招攬過來的時候,言慶遭遇花郎道刺殺,身受重傷。這讓楊積善一下子放下心思,減少了關注。

可減少歸減少,卻不代表他沒有防備。

當言慶把鞏縣控制起來後,楊積善的耳目,就把鞏縣的變故傳到虎牢關。

調走裴弘策,接手虎牢關的人,是楊廣的侄子楊恭道。此人已過而立,正是好年紀。得知鞏縣發生意外,他立刻命人通知楊積善,同時整備兵馬,迅速開拔,準備趁言慶立足未穩,復奪鞏縣。

楊恭道命來護兒之子來淵,接手虎牢關防務。

他自帶三千鐵騎,浩浩蕩蕩向鞏縣進發。身為皇室子弟,楊恭道性情驕橫。楊廣登基後,對宗室頗有打壓之意,也使得楊恭道的父親,觀王楊雄頗為謹慎。可如此一來,又讓楊恭道感到壓抑。他與漢王楊諒交好,可楊諒卻敗於楊廣之手,最終郁郁而終。

這也讓楊恭道,對楊廣更加不滿!

夜幕下的鞏縣縣城,如同一頭沉睡的巨獸。

遠遠看去,縣城不見燈火,黑漆漆一片,格外平靜。偶爾,會有刁鬥聲從鞏縣城內的校場傳出,那豎立在城頭上的大纛,有氣無力的低垂著,透著一絲絲疲乏之氣。

探馬回報:“鞏縣城門緊閉,城頭上的守衛,非常松懈。”

楊恭道身高八尺開外,面膛泛紅。

頜下短髯,令他平添幾分氣概。胯下一匹青鬃馬,掌中一杆金頂棗陽槊。

聞聽探馬的報告,楊恭道忍不住冷笑連連。

但凡這個時候,大都會有那識趣兒的人上前問上一句:“將軍何故發笑?”

楊恭道身邊,最不缺乏這識趣兒的人。於是兩名戰將催馬過來,好奇的問了一句。

“我笑時無英雄,竟使那小兒成名。

什麽鄭無敵……我呸!不過是一個運氣不錯的黃口孺子,如何能擔得起‘無敵’二字。小勝一陣,就得意忘形。連最基本的防衛都不知道。諸君,此乃天賜戰功與我等,待我取了那小兒首級,看還有人敢吹捧他否?

來人,點火!”

一名親隨立刻點亮一支火把,沖到鞏縣城外,上下搖動三次,左右晃動三次。不一會兒的功夫,城頭上亦有火把亮起來。不過晃動的過程卻恰好相反。先是左右,而後上下,正應了楊恭道事前約定的信號。

“看到沒有,韓仲已經得手了!”

楊恭道大笑一聲,馬槊高舉,向鞏縣一指,“三軍聽令,徐徐推進。待鼓聲響起,發起沖鋒。”

三千鐵騎,馬裹蹄,口銜枚,趁著夜色的掩護,逼向鞏縣。

與此同時,那鞏縣的城門,吱呀呀緩緩開啟。一名軍校手持火把,沖出城門。在吊橋前上下、左右晃動火把之後,旋即撥轉馬頭,返回城中。

這是約定好的信號:城門已被控制,可以發起沖鋒。

楊恭道大喜,高舉馬槊,厲聲喝道:“三軍聽命,沖鋒!”

刹那間,鼓聲如雷,撕破黑夜寧靜。鐵騎踏踩地面,轟隆隆,震得地面顫抖不停。楊恭道表情猙獰,興奮的發出一聲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