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將軍百戰碎鐵衣 第四十二章 新羅(七)

金庾信是新羅第一骨,王室貴族。

年方十八,但在‘花郎’中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十二歲加入花郎,十四歲成為花郎武士,得花郎道大魁首,‘國仙’文奴看重,更被文奴視為新羅下一代‘國仙’的繼承者。

國仙,是花郎首領的稱呼,同時也是新羅王重要輔臣,近似於丞相一樣的存在。

十八歲的金庾信,就獲得這樣的殊榮。不僅僅因為他是王室貴族,武藝和兵法,也屬翹楚。

十五歲就進入軍中,並且在與百濟、高句麗一系列沖突中,立下赫赫武勛。

隋朝皇帝與高句麗人開戰,金庾信可能是最為興奮的一個。在他看來,隋朝皇帝要動真格的了,高句麗根本不堪一擊。於是,他三番五次向新羅國主金伯凈,還有丞相文奴諫言,請求出兵高句麗,協助隋朝大軍作戰。但由於美室族人的阻撓,他的諫言最終未能通過。

不僅僅如此,金庾信還被趕出金城,駐紮木槿鎮。

讓他無法理解的是,建議把他趕出金城的人,居然是他的授業恩師,花郎國仙文奴。

在離京之前,文奴對金庾信說:“把這次離京,當成一次歷練吧……如今高句麗尚未滅亡,我們不能輕舉妄動。一俟隋朝皇帝失敗,高句麗人或許無力報復隋朝皇帝,卻能報復我們。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靜靜等待……在合適的時機,做出合適的選擇,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什麽是合適的時機,什麽是合適的選擇?

金庾信剛抵達木槿鎮的時候還不明白。但隨著隋朝大軍兵臨平壤城下,旋即有詭異戰敗之後,金庾信似乎明白了!貌似龐大的隋朝帝國,也許無法消滅高句麗人。而遼東的戰局,似乎更證明了這一點。新羅國,並不適合參與這場戰爭,他們要想生存,想要壯大,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高句麗人和那個龐大的帝國不斷發生戰爭,消耗雙方的力量,以謀取利益。

說好聽一點,叫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如果再直白一些的話,就是做墻頭草。那邊強大靠向那邊,一旦超過對手,就可以翻臉不認人。

事實上,新羅人一直都是采取這樣的方式生存。

當高句麗人對他們溫和的時候,他們就表示臣服;當高句麗人對他們表示惡意,他們就向中原人屈膝。新羅人口中說著汲取中土文明,可實際上呢?他們並不知道什麽是禮義廉恥。

金德曼以新羅國公主的身份,率花郎武士前來木槿鎮。

金庾信原本非常高興,卻未曾想到,金德曼在一夜之間,竟離奇失蹤。

是誰綁走了公主?

金庾信派出花郎武士,四處搜索。不僅僅封鎖了木槿鎮,而且還把木槿鎮周遭,設立哨卡。

但金德曼,杳無音訊。

金庾信也不敢隱瞞此事,在金德曼失蹤的第二天,就派人前往金城,奏報新羅國主。

書信送出之後,金庾信又率部繼續搜查金德曼的行跡。從清晨到入夜,金庾信人困馬乏,返回木槿鎮。

會是誰,劫走了公主?

金庾信坐在涼亭中,一面享受著季暑夜晚的涼風,一面思索著金德曼失蹤之謎。

難道說,是隋人所為嗎?前些時候,高句麗人派使者前來新羅,說有一股隋軍,正向新羅移動。據說是想要由新羅借道,返回隋朝。這原本算不得大事,可問題在於,這支隋軍的軍主,竟殺死了高句麗王高元之子高寶藏。而且據說還是一個隋國名士,立刻引起了金庾信的關注。

金庾信仰慕中土文化,所以也聽說過鄭言慶的名字。

甚至,他手中還有幾本高價買來的詠鵝體拓本,甚至還生出過前往中土拜師的想法。

沒想到,他還沒有前往中土,鄭言慶卻來到了新羅。若在以前,金庾信說不得真會放鄭言慶離開。可現在,他很清楚放鄭言慶離開的結果。雖則隋朝大軍還在和高句麗人激戰,可勝負難料……放鄭言慶離開,絕無可能;但若殺了他,或者把鄭言慶送去平壤,金庾信又覺得可惜。

不過,如果真是鄭言慶劫走了金德曼公主,那就萬萬不能饒了他!

曉風殘月,涼亭中涼風陣陣。

金庾信不知不覺間,困意湧來,靠在欄杆上,迷迷糊糊的睡去。

就在半夢半醒間,他陡然生出警兆。自幼習武,讓他有著比普通人更為敏銳的靈覺。驀地睜開眼睛,就見一點寒光無聲撲來。只嚇得金庾信在涼亭中一個打滾,從席子上滾出涼亭。

砰!

一支赤莖白羽雕翎箭,沒入朱漆亭柱上。

“有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