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兵車行 第四章 英魂 (六 下)(第2/2頁)

“沒,沒有!這位將軍說笑了!”岑參被問得臉色驟變,趕緊訕笑著擺手。“您有所不知,岑某跟十三,當年都曾經在封帥身邊效力。他是親兵隊正,岑某則先當了半年記事參軍,然後又做了一陣子節度府判官!”

“噢,請恕萬俟眼拙,沒認出岑大人來!”萬俟玉薤笑了笑,拱手賠禮。

看在王洵的面子上,岑參倒也不願意跟他計較,笑了笑,拱手還禮,“不妨事,不妨事!萬俟將軍畢竟跟岑某沒有打過交道,不知道岑某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記事參軍和節度府判官,都屬於主官私聘的幕僚,職別不高,但權力卻非常之大。有時候甚至能代替節度使,對一些突發事件做出應急處置。然而這兩個官職最大的問題便是不在朝廷正式編制之內。一旦節度使本人去職,記事參軍和判官也就成了無樹之藤,要麽重新攀上個高枝,要麽就主動卷鋪蓋離開。

很顯然,眼下岑參的地位,並沒受到封常清被奪職的影響!由判官轉為司倉參軍,權力比原先小了些,官職卻由虛轉實!意識到此節,岑參的官袍顏色,在王十三看起來就有點兒紮眼了。想了想,他笑著補充:“老岑你這回可有的辛苦了。為了能及時趕到長安,大都督刻意給每名弟兄都配了雙馬。隨軍前行的,還有大批的駱駝。我估摸著也就這一兩日光景就會趕到,不可能再慢了。到時候,人吃馬嚼,足夠讓你肉疼一陣子的!”

“看你說的,就跟我是個守財奴般。都是慷國家之慨,我肉疼什麽?!”岑參笑著啐了王十三一口,低聲數落。

“那可不好說!人總會變的。你當年不是,現在可說不定!”王十三笑著跳開半步,然後繼續調侃。“不過……”他四下看了看,又快速湊近岑參的耳朵,故意將聲音壓得很低,“跟你交個實底兒,咱們自己的弟兄,你安排得差不多就行。不必操太多的心,也沒人會挑剔什麽。可那些諸侯國的盟友,你就要多擔待著點兒。甭看他們打著戮力王室的旗號,實際上完全是看大都督一個人的面子。對其他任何人都不買賬。一旦出現個閃失,五六千人同時鬧將起來,恐怕不太容易安撫下去!”

“這個,岑某自然曉得,自然曉得!”聞聽此言,岑參心中更是忐忑,強裝出一副感激的神態,笑著回應,“多謝十三兄弟提醒。要不然,岑某還真可能誤了朝廷的大事!”

“萬一有什麽意外,你就直接跟弟兄們說,你是跟咱們鐵錘王一個頭磕在地上的好兄弟!”十三心眼實在,人卻是不笨,否則當年也不會被遣唐使下道朝臣招做伴當同往長安,“那些家夥眼裏,只有鐵錘王。除了鐵錘王本人的號令之外,別的什麽都不好使!”

“岑某記下了。多謝十三兄弟提醒,多謝!”料峭的春風當中,司倉參軍岑參的發根處,卻悄悄地滲出了一層汗水。‘一萬鐵騎,近半為安西軍老卒,另外一半為藥刹水沿岸各國的精銳。這王明允,怎麽如此舍得花血本?!眼下安西鎮滿打滿算,也就剩下了五千多弟兄,其中還多是拿來充數的老弱病殘。萬一那個消息不甚傳到王明允和宇文至兩個耳朵裏,以他們二位的火爆性情,還不把天給戳出個窟窿來!’

想到這兒,岑參心中暗暗發狠,‘不行。無論如何,要避免此事發生!安西的局勢已經夠危險了,絕對經受不起一次兵變!封帥臨走時,曾經親自交代岑某,要想方設法為朝廷保住安西。岑某不能辜負封帥,不能辜負朝廷!岑某絕對要避免禍事的發生!哪怕是付出任何代價,也在所不惜!任何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