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兵車行 第二章 霓裳 (一 下)(第2/2頁)

“嗨,陛下,陛下!”翰林學士張漸不忍說皇帝的錯處,心中對李隆基也是失望得很。這位已經享國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最初可不是像現在這般昏庸糊塗。從替父奪位到誅殺太平公主余黨,再到重手整飭吏治,精兵簡政。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幹脆果決,有膽有識。

唯獨中書舍人宋昱,此刻還能體諒大唐天子的心情。搖了搖頭,低聲道,“唉,大夥還是少說幾句吧。這不是做臣子的應該說的話。況且陛下也是被安祿山傷透了心,才變得誰都不敢再相信。如果他把眼下手中僅剩的一點兒兵力與河南各州的地方兵馬全部交托給封常清,誰又能保證封常清不是第二個安祿山呢!”

“那也不能一兵一卒都不給封常清,反而對畢思琛那個軟骨頭信任有加!”鄭昂對宋昱的鄉願很是不屑,撇著嘴大聲反駁。

的確,誰也不能保證封常清比安祿山對朝廷更為忠誠。但封常清至少還懂得怎麽打仗。沒有嫡系部隊安西軍在手,封常清也未必敢現在就造反。而畢思琛呢,除了會在背後給人下絆子,還會幹什麽?!當年高仙芝在怛羅斯兵敗,其中就有畢某人一半兒責任。去年封常清大勝之余,卻止步於蔥嶺,也是畢思琛跟邊令誠兩個在他背後搗得鬼!

這種心胸狹窄又糊塗愚蠢的東西,陛下不殺了他,已經很是念舊了。居然還指望著他能領兵協助封常清,一道去抵擋安祿山,真是令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畢思琛是被封常清用明升暗降的手段,趕出安西軍的。陛下用他,自然不是為了抵擋安祿山!”宋昱又搖了搖頭,苦笑著點破。“陛下委派榮王為平賊大元帥,又命令哥舒翰從隴右抽調兵馬前來拱衛京師。委派郭子儀去抄安祿山的老巢,同時卻命令程千裏在潞州一帶嚴防死守。無不出於此。至於今日讓右相和太子共同主持軍國大計,恐怕也是為了互相牽制吧!”

聞聽此言,眾人唯有苦笑。可不是麽,誰說皇帝陛下糊塗來著?!經歷和安祿山叛亂的這場打擊,他已經不敢再相信任何人了啊!包括他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要明裏暗裏防著幾招!

可做皇帝做到這個分上,還有什麽味道?!都不如隴右一個富家翁,好歹能享受到一點兒天倫之樂!這樣想著,大夥心裏對李隆基的不滿稍減,轉頭又開始替楊國忠和在座諸人的前程擔心起來。

“主,主疑,臣,臣死!”宇文德除了拍馬屁之外,終於還有了一點用途。結結巴巴地提醒楊國忠防微杜漸。太極宮裏的那位,信任起一個人來,可以由著對方的性子為所欲為。懷疑起一個人來,也不吝斷然下狠手。

當年他對待京兆尹王鉷、前宰相李林甫,都是信任有加,連李氏子侄受了這兩人的侮辱都可以毫不在乎。可一旦他翻了臉,便是雷霆萬鈞。京兆尹王鉷滅門,李林甫刨棺戮屍。楊國忠這兩年所受到的信任,尤在王、李二人當初之上。萬一失寵,其結局恐怕……

“大人需要及早想辦法!”

“大人必須讓陛下明白,我等對他一片忠心!”

其他幾個人也幡然醒悟,七嘴八舌向楊國忠示警。楊國忠聽得心煩意亂,狠狠地跺了下腳,大聲打斷,“夠了,全是他娘的廢話。廢話。夏天裏邊喝涼水,我還不知道其中滋味!!可辦法呢,我需要的是辦法!解決問題的辦法!”

眾人面面相覷,一瞬間噤若寒蟬。辦法,是有。調動京畿內的全部楊氏力量,逼皇帝廢太子,從此由楊國忠獨攬大權。問題是,楊國忠有這份膽魄和擔當麽?當初安祿山只身來京,把脖子都送到了他的刀下,他卻礙著皇帝的態度,硬是要放虎歸山。如今讓他把刀尖對向皇帝和太子……

注1:北都,太原是李淵起家之地,所以被大唐定為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