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凈沙 第二章 礪鋒 (四 下)(第2/2頁)

“你?”沙千裏等人先是一愣,然後怒形於色,“你這話什麽意思!拿我等當叫花子打發麽?”

“幾位兄弟誤會了!”王洵非常禮貌地再度拱手,心平氣和地解釋,“王某此番奉命出使,有重任在身,不敢於路上耽擱太久。而諸位與王某又互不統屬,無論是上報功勞,還是指揮調度,王某都不便幹涉。所以才準備擠一些幹糧和兵器出來,讓諸位自行返回安西。安西軍剛剛打了一場勝仗,從這裏往東,應該沒人敢難為一支打著大唐旗號的兵馬!”

說著話,他自管擡著眼皮往對方那面破舊的戰旗上看,壓根不在意沙千裏等的憤怒。眾人被氣得幾欲吐血,卻從王洵的話頭裏挑不出半分毛病來。半晌,黃萬山輕輕嘆了口氣,帶頭向王洵拱手,“我等日日盼著,就是重新站在大唐的旗幟下。卻不敢作為一哨殘兵,灰溜溜地爬回安西去。欽差大人如此年少有為,還是請給我等再指一條明路為好!”

“是啊,是啊。欽差大人既然能一路毫發無傷走到這裏,想必見識要高人一等。我們這些人都是莽夫,還請大人不吝指點!”沙千裏也強忍住心頭惡氣,順坡下驢。

他與黃萬山兩個本來就有再度為國出力之意,否則也不會看到王洵這邊的旗號之後,立刻打出同樣大唐戰旗。但先是因為宇文至等人的刻意提防,讓他們幾個覺得熱臉貼了冷屁股。後來又因為把王洵當成了借助祖宗余蔭撈功名的紈絝子弟,心生輕慢。所以才故意冷言冷語一番,免得表現得過於急切,合兵一處之後反而被王洵呼來喝去。

誰料想王洵根本沒有收編他們這支隊伍的打算。並且還主動提供糧草輜重,送他們東歸。這種大度且毫不在意的姿態,登時讓沙、黃兩人的盤算落了空。若是灰溜溜地逃回安西,這兩年來,他們原本就有很多機會,又何必等到現在?況且就這樣不聲不響地回去了,又怎可能得到封常清的關注?若是得不到封常清的關注,不能於安西軍下一次東征時斬將殺敵,日後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對當年戰死在怛羅斯河畔的袍澤?

想到那些死不瞑目的袍澤,眾人心裏先前對王洵的一點不滿也變得微不足道了。相繼拱手,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兩年多來,我等將河中各地的山山水水,大路小徑,摸得爛熟。若是欽差大人有需要我等效力的地方,盡管開口就是。我等不敢推辭!”

“是啊!都是為大唐而戰。分那麽清楚幹什麽?欽差大人做事仗義,我等也不能太被人小瞧了去!”

早在聽到對方自報身份為‘怛羅斯河畔的孤魂野鬼’的時候,王洵心裏就已經開始打這支隊伍的主意。只是他這兩年所受磨礪頗多,心中早就被磨出了無數溝壑,所以才使出了一招以退為進,逼著對方先行表態。

如果沙千裏和黃萬山等人不肯上當,王洵自然還有很多從高力士、陳玄禮、封常清等仇人或者恩人身上偷師來的手段,一招招施展開來,逼著對方就範。總之,這支在敵人背後忍辱負重多年的隊伍他已經看到眼裏了,絕對不會任由它從嘴邊溜走。

此刻已經漸漸接近目標,王洵嘆了口氣,裝作很為難的樣子說道:“不瞞諸位,此刻等在王某面前的,幾乎步步都是陷阱。今天的這夥馬賊,不過是別人丟出來的探路石子而已。你等如果拿了幹糧現在就向東返的話,十有八九能平安回到大唐境內。如果跟王某一道向西,前路恐怕是九死一生……”

“有什麽可怕的。我等這條命原本就是撿回來的!”

“就是!若是沒有風險,我能還沒興趣呢!”

不待沙千裏和黃萬山兩個人做決斷,附近的將士們紛紛表態。王洵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當即將雙手一抱,四下做了個羅圈揖,“如此,王某就多謝諸位弟兄了。都是軍中弟兄,咱們就直來直去。請諸位先在我帳下委屈些日子,待回到安西後,所有功勞苦勞,無論是這幾年王某沒親眼看見的,還是今後王某親眼看見的,將一一上報,絕對不會讓諸位的血白流半滴!諸位,可願意相信王某!”

“願意,願意!”眾將士聽王洵突然滿口都是大實話,愈發覺得此人可靠可親。紛紛圍攏過來,大聲回應。

“兩位大哥,可願意助王某一臂之力!”得到了眾人的支持,王洵才又回過頭來,向沙千裏、黃萬山兩個頭領發出邀請。

“我們……”沙千裏不禁有些氣結,弟兄們躍躍欲試了,做頭領的哪還有阻撓的道理?“我們二人,願意唯大人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