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凈沙 第一章 看劍 (五 下)(第4/4頁)

“這……”岑參被問得愣住了,一時半會兒還真無法回答。記憶中,他隱約知道封常清的前任高仙芝大約是天寶七年取代夫蒙靈詧做的節度使,天寶十年因為怛羅斯之戰指揮失誤,被明升暗降,從節度使位置上調到長安享清福。

朝廷委派王正見接替高仙芝。很快,王正見積勞成疾,病故於任上。臨終前向朝廷舉薦了封常清。而高仙芝的前任夫蒙靈詧,大約是天寶三年上任,天寶七年便被受到邊令誠和高仙芝聯手彈劾,被朝廷調往他方。

細算下來,前後四任安西節度使,居然沒有一人任期超過五年!這說明了什麽?!想到這兒,岑參心中突然開始同情封常清的處境。帶著一夥弟兄在這麽偏僻的地方為國家嘔心瀝血,不但要對付宦官的擎肘,而且要時刻提防朝廷的猜疑。也難怪邊令誠隨便玩弄點陰謀,就令老將軍縛手縛腳!若是他稍微應對不慎,西征無功而返還是小事兒,弄不好連自家的性命都要搭將進去!

“此地距離中原畢竟太遠了!”封常清一邊苦笑,一邊無奈地搖頭。“朝廷多加點兒提防,也是應該。老夫早就看明白了,也不在乎這些。老夫在乎的是,眼看著老夫這一代人行將就木,卻依舊沒能跟大食人分出個勝負來!”

“也不急在一時。胡人向來無百年氣運!昔日頡利可汗麾下號稱控弦百萬,不也轉眼間就衰落了下去!大食人,想必也會如此!”岑參不知道該說些什麽話能安慰老將軍,只好拿突厥帝國的興衰來做比方。

“可誰又能保證我大唐就永遠興盛下去?!”封常清的聲音陡然提高,如同洪鐘大呂。

岑參無法回答,只好再度選擇了沉默。內心深處,卻知道封常清的擔憂已經漸漸成為現實。經歷了三十余年興旺與穩定,中原已經出現了衰退的跡象。然而當年在長安時他就曾經冥思苦想假若有一天自己僥幸被皇帝陛下賞識,能否獻上一條錦囊妙計。答案卻是否定的,有些問題不仔細想則已,一往深裏邊想,就會發現根本不像表面上看那般簡單。

“你,我,任何人都不能保證!”封常清的話繼續傳來,聲聲敲打著岑參的耳鼓。“老夫能做的,便是盡量在咱們這代人活著時,將此間的麻煩徹底解決。即便不能做到,也要給安西軍,給大唐,留下幾個將種傳承薪火。”

說著話,他將目光探出窗外,遙遙地看向西邊的夜空。

自己這一代將領已經都漸漸老去。而大唐與大食之間的較量,恐怕剛剛才開了個頭。

那個假冒的大食使者不過二十出頭。

王洵和宇文至、宋武等人,也差不多是同樣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