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破陣子 第四章 社鼠 (五 下)(第2/2頁)

“嘶——”他說話的聲音不大,卻聽得眾人齊齊吸了口冷氣。蔥嶺以西的確有很多地方諸侯,一直在大唐與大食之間騎墻。然而比起大唐的無為而治,大食人這些年確是用彎刀將天方教強行推廣到每一個角落。宗教這東西最為可怕,開始被迫接受時,心裏也許還存有一些抗拒。可念經念得久了,自己就把自己給念了進去。狂熱之時,甭說知交故舊,即便父母親情,也比不上對信仰虔誠的重要。王洵真的要潛入蔥嶺之西的話,恐怕稍有應對不甚,就要被天方教狂信徒碎屍萬段。

然而與危險等價的是,此行成功後的回報。朝廷中那位天子素來愛惜顏面,新上位的丞相楊國忠也急於建立不世奇功來證明其本人的能力。若是有人弄二十幾個國家一道向大唐稱臣的文表送回京師,恐怕這番功勞,與破敵人之國都不相上下了。

一片冷嘶聲中,王洵的話聽起來格外清晰,“邊令誠巴不得我死,肯定不會阻撓。可封帥那邊呢,封帥可會答應?”

“他先前不會答應。但現在肯定會答應。恐怕他現在也頭疼如何在邊令誠手下,護得你的周全。畢竟他身為大軍統帥,不能時時刻刻都盯著你一個人。”薛景仙笑了笑,慢慢伸出一根手指。“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第二麽,那大食人的使者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已經來到了安西軍中。來而不往非禮也,咱們大唐男兒,總不能輕易被一個化外蠻夷比了下去!”

後半句話,聽得眾人心頭俱是一熱。可以說,與王洵相交的這些人,對朝廷如何不滿也好,對奸佞如何憎恨也罷,卻都時時刻刻以作為唐人為榮。在大夥眼裏,大食人也好,弗林人也罷,都不過是茹毛飲血的化外蠻夷。眾人平素心中最恨的事情,便是輸給那些平素瞧不起的外族。所以薛景仙一提起假冒的大食使者,眾人登時不約而同地想道:“他算個什麽?換了我處於他的位置,為了背後的安西軍,同樣的事情也都眉頭不皺!”

當下,王洵整了整衣衫,對著薛景仙長揖及地,“多謝薛兄指點!他日若能平安歸來,王某定然找薛兄共圖一醉!”

“不急,不急!”薛景仙笑呵呵地拉住王洵的胳膊,自覺好生有成就感。宦海沉浮這麽多載,他不帶任何功利因素交往的朋友甚為寥寥,王洵可能是唯一的一個。故而在心裏格外珍惜,斷不想因為自己一時謀劃失當,將對方葬送在距離長安數千裏外的異國他鄉。“你一個人去,恐怕路上難免寂寞,封帥也不會放心。”

“那就我跟明允兄一道去!”宇文至毫不猶豫地上前半步,大聲說道。“我們兩個從小便一道撒野。相互之間配合得早就熟悉了,路上更好彼此照應!”

“我也去!”

“算我一個!”

“千萬帶上我!”

方子陵、魏風、朱五一等王洵的嫡系部屬爭先恐後。

人數上,當然足夠湊成一個小規模使團。然而,薛景仙心中,卻覺得這個使團分量有些欠缺。不是怕他們出去後,在異族面前應對不當,折損大唐威儀。而是怕邊令誠這條毒蛇心裏沒輕沒重,豁出去讓大食人繼續窺探西域,也要想方設法將王洵等人的性命斷送在出使的道路上。

正遲疑間,又見宋武上前半步,仰著臉,笑呵呵地道:“幹脆我也去吧。咱們幾個都是白馬堡出來的,憑什麽眼睜睜地看著你等去建功立業?同去,同去。說不定還能順道拐個弗林國公主回來!”

眾人被他不著調的話逗得哈哈大笑,原本有些肅穆的氛圍登時散了。薛景仙當然巴不得宋武主動請纓,有此人那個當中書舍人的哥哥宋昱在背後坐鎮,邊令誠再想幹什麽對使團不利的事情,想必也會有所顧忌。但他為人處事甚為圓熟,雖然明知宋武是最好的同行人選,依舊擺了擺手,笑著婉拒,“止戈老弟還是不要冒險了吧。一旦中書大人問起來,薛某可是不好向他交代!”

“管他呢。你就說不知情便是。”宋武咧嘴一笑,年青的臉上充滿了陽光,“況且我總不能指望著他照顧我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