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破陣子 第四章 社鼠 (四 下)(第2/3頁)

右威衛將軍李嗣業勇冠三軍,為人處事卻非常圓潤,知道邊令誠這種小人得罪不得。而節度使封常清既然召集大夥公議,想必也生了忍讓的心思。因此便笑著拱了拱手,低聲回應道:“李某不過一個廝殺漢罷了,能想出什麽好主意來?監軍大人不必問我,你和節度使兩個拿出個章程,李某不折不扣照著執行便是!”

“對啊,對啊。我等不過是武夫爾。打仗在行,運籌帷幄,便差了些!”站在李嗣業附近的其他幾名年紀較大的武將也拱拱手,低聲符合。

他們都是憑資格熬出頭的老將,對權力鬥爭的風險領會極深。邊令誠這廝雖然貪婪卑鄙,不學無術,背後卻站著黎敬仁、林昭隱、尹鳳翔、韓莊、郭全、高力士等一幹內宦,隱然已經自成一派勢力,號稱小內朝,無論如何得罪不得。至於封常清,雖為大夥的頂頭上司,位高權重。卻是個講道理的人,只要再軍紀方面不犯在他手上,就不用擔心他秋後算賬。

邊令誠見此,心中愈發感到高興,四下看了看,發現欽差薛景仙也在場,想拉他做同黨,便笑著問道:“這不是薛大人麽?咱家邊令誠,可是仰慕大人你多時了。可惜留守疏勒的那幫小子不會辦事兒,居然面都沒讓咱家跟大人見上一個,就讓大人趕到了前線來!”

此人的嗓子又尖又細,聽起來就像拿著石頭刮鍋底。薛景仙強忍心頭不適,先向封常清投過去歉意的一瞥,然後笑著拱手,“見過封節度,見過邊監軍。薛某本來早就該回去了。難得親眼目睹我大唐軍威,所以不嫌自己身手差,厚著臉皮跟了過來。只想著再過一回眼癮,也好回京師去跟同僚賣弄!”

“哪敢,哪敢。您可是代表著朝廷威儀啊!”邊令誠絲毫不在乎薛景仙話裏的疏遠之意,繼續笑著跟對方套近乎,“您是進士出身,飽讀詩書。依照您之見,這仗咱們是不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呢?”

薛景仙不辭辛苦跟著大軍來到小勃律,一則是為了繼續跟安西眾將加深彼此之間的關系,二來也是為了再多撈些功勞。眼看著兩項目標都快要達成了,半道卻殺出了個太監來。故而心中對邊令誠很是不滿。但是他又沒勇氣與此人硬抗,便笑了笑,低聲敷衍道:“薛某一介書生,哪裏懂軍國大事。還是讓懂得打仗的人做決策好,薛某在旁邊只管搖旗呐喊便是!”

此語已經隱隱有傾向繼續出征之意了,邊令誠硬是裝作聽不出來。笑了笑,自顧說道,“咱家也是覺得,兵兇戰危,一切都需要慎重。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連個使者的身份都弄不明白,怎地就知道大食人不是在迦不羅那邊擺好了陷阱,等著咱們往裏邊跳呢?要知道,當年怛羅斯之戰,咱家起初也是不贊成的。只可惜高節度被眼前小勝沖昏了頭,硬是不聽咱家勸阻……”

“既然如此,我軍何不先遣一支兵馬繞過雪山,探探敵方虛實!總好過在這裏坐而論道!”實在對眾人的表現有些失望,中郎將王洵想了想,出列建議。

賣弄到一半兒卻被人硬生生打斷,邊令誠登時目露兇光,瞪著王洵,沉聲問道:“這位是誰啊。邊某瞧著面生得很呢!”

“他乃是朝廷新授的中郎將王洵!”沒料到王洵吃了那麽多的虧,居然還會主動替自己說話,封常清很是意外,笑了笑,將邊令誠的質問接了過去。“年輕人,性子難免有些急躁。但計策說得倒也不錯。先派一哨人馬繼續西征,一則可以減輕糧草輜重的供應壓力,二來也能讓大食將士知道,我大唐並非瞧不出他的拖延之計來。只是沒把他們這些疥癬之癢放在眼裏罷了!”

“原來是連升三級的王將軍啊!”邊令誠冷笑著站起身,目光四下掃視,“怪不得如此賣力地主張繼續西進呢!不知道他這樣做,有幾分是真的為了大局著想,有幾分是為了報答封節度您的知遇之恩呢!”

“暢所欲言,可是監軍大人親口說過的!”封常清皺了皺眉,沉聲回應,“至於為國舉賢,應該是封某分內之事吧!莫非邊監軍連封某如何選拔將領也要管管了?!”

“為國求賢,當然是好事。只是邊某怕封帥內舉不避親,給別人留下什麽話柄,影響了我安西軍的軍心。當初邊某本想提醒封帥,只可惜封帥的舉薦文書邊某沒資格看,所以無法過多置喙!”

此話,已經是明擺著含沙射影了。封常清怒不可遏,奮力一拍桌案,便想當眾給邊令誠難看。薛景仙見狀,趕緊起身,搶在封常清發作前,朗聲說道,“這裏邊恐怕是個誤會。薛某來解釋幾句。薛某在長安時,曾經聽同僚門說起過。王將軍的保舉文書送入宮中時,只是正五品。誰料陛下忽然想起了王將軍昔日曾經立過的功勞,所以才親自提起朱筆,給王將軍追加了兩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