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破陣子 第四章 社鼠 (一 下)(第2/3頁)

只是封常清沒有預料到,健馱羅大相投降得這麽果斷,並且“洗心革面”得如此幹凈利落。派出使者帶來的投降條件,甚至比唐軍在大勃律經過威逼利誘得到的還要多。這倒讓封常清有些不忍過分替健馱羅國主討還公道了。好在當初興兵之時,“扶持健馱羅國主,清除奸佞”本來就不在他的興趣之內。眼下大食殘軍還沒被徹底殲滅幹凈,他也不願意在安西軍背後留著一顆隱患。因此,只是稍微捏拿了一番,便接受了健馱羅使節和一眾“高僧”帶來的請降文表。

按照健馱羅大相艾敏自己主動提出來的條件,該國重歸大唐庇護範圍之內。歷代國主,得不到中原冊立,則不得正式接位。而王子、王弟,以及國中各級貴胄的嫡系子孫,十二歲之後都要到大唐學習三年。能做到“明法度,知禮儀,工文字,受教化”後,才可以回國輔佐他們的父輩。

因為先前受大食曼拉和“少數奸臣”的脅迫,健馱羅上下對天朝多有不敬。所以該國撥亂反正之後,將處死所有亂臣奸黨以及傳教曼拉。查抄他們的家產,補償唐軍為主持正義所造成的花費。並且由國庫出資,彌補其中不足。

作為大唐的藩屬,今後大唐討伐外寇之時,健馱羅必須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協助。包括糧草、輜重以及仆從兵馬。各級官員,將士,服從大唐統帥的調度,令行禁止,否則,必以軍法處置。若是膽敢像葛邏祿那般與敵軍暗中勾結,則自願承受神明和唐軍的雙重懲罰,永不超生。

此外,坦叉始羅城徹底廢除天方教所堅持的,只準信仰唯一神明的嚴苛教義。所有被天方教徒霸占的佛寺和拜火教寺院由貴族們捐款重新裝潢,歸還於其原本教派。天方教不準女子單獨上街,不準露出面孔、肢體和不準穿彩色衣服的法令,也一並廢除。百姓可以信奉任何神明或者選擇不信任何神明,其國家不準強制幹涉。

……

健馱羅貴胄們自己主動提出的,再加上封常清和麾下幕僚商議之後補充的,林林總總四十余款,上午由健馱羅使節帶回城中,下午就被大相艾敏等人全盤接受。第二天,艾敏代替健馱羅國主出面,向唐軍正式負荊請罪。然後,坦叉始羅城打開所有城門,清水潑街,黃土墊道,張燈結彩,恭迎王師入城。

隨即,封常清與健馱羅大相艾敏兩人,當著所有將領和城中貴胄的面兒,在王宮中交換條文,對天盟誓,永遠遵守信約。接著,條文由通譯們分別謄抄為漢、突厥兩種文字,刻於石碑的正反兩面,豎立在健馱羅王宮前方。

一連串的繁文縟節折騰結束,安西軍將士們也從大戰的疲勞中恢復了精神。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紛紛回報,大食殘兵在二百裏外的迦布羅附近重新集結,大約還剩下五萬多人馬,依舊打著東征聖戰軍的旗號,準備憑借附近的丘陵地形,繼續苟延殘喘。

“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趕緊向封帥請纓,我跟你一道做先鋒,挑了這夥孽障!”薛景仙悄悄扯了扯王洵的衣袖,冷笑著點評。親眼見證了大唐兵馬如何破陣滅國,勒石為銘,他現在自信心膨脹到了極點。根本舍不得立刻打道回返,只希望能隨著安西軍一起向西,將大唐的旗幟插滿每一片視野能及的土地。

當然,收益不僅僅是心靈上的。一場追亡逐北下來,分到他名下的敵軍首級就有二十幾個。陣斬三人策勛一轉,策勛三轉官升一級。帶著這份功勞回去,再由背後的太子勢力稍作提攜,身上的袍服換一種顏色指日可待。

“恐怕輪不到我出頭!”王洵扭頭看了看他,低聲回應。“等會兒吧,封帥自有安排!”

話音未落,周圍已經響起了一片請戰之聲。李嗣業、周嘯風、趙懷旭等人紛紛出列,要求擔任前鋒,將大食殘兵徹底清理幹凈。

“犁庭掃穴!”

“犁庭掃穴!”

將領們出列拱手,爭先恐後。功名但在馬上取。大唐男兒不屑掩飾心中對權力和富貴的渴望,卻要堂堂正正地,在萬馬軍中將功名換回來。

“李元欽帶領五百人協助健馱羅大相守城!”老將封常清也受到周圍氣氛的感染,大笑著站起身。臥薪嘗膽兩年多,他終於帶領安西兒郎,重新找回了昔日的信心與榮譽。這份痛快難以言表。現在,他不求身著錦袍入玉門關接受獎賞,只想在有生之年,把安西軍的威名播得更遠一些。

“其他眾將,且下去整軍。明天一早,拔營西進。待洗凈千裏黑塵,封某當與諸君把盞!”他的聲音不算高,卻響徹了整個大帳。

“洗凈千裏黑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