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破陣子 第二章 天河 (六 上)(第2/3頁)

“那老夫可真的要多些薛大人了!”封常清又是一愣,旋即收起笑容,沖著王洵等年青將領大聲命令,“你等還看著做什麽,還不趕緊替老夫多敬薛大人幾盞!”

“是!”王洵、宇文至和宋武等人齊聲回應,站起身,遙遙向薛景仙舉杯致意。

“這都是老夫看好的後生晚輩。安西軍的未來,也要著落在他們身上。”封常清手捋胡須,笑著向薛景仙介紹,“日後薛大人若能如願平步青雲,千萬要對他們照應一二!”

“照顧不敢當!”薛景仙也站起身,舉盞向王洵等人還禮,“雖然是文武殊途,薛某卻願意交這幾個朋友。”

他越說得大言不慚,越證實了他背後還站著一個強大勢力的可能。封常清微微一笑,用目光示意王洵等人繼續與欽差大人周旋。自己卻借口人老體虛,需要及時清理體內殘酒的借口,告假外出方便。

早有岑參等一眾親信幕僚,等在了中軍帳側面的小帳篷內。見到封常清之後,立刻走上前,低聲匯報通過各種渠道探聽到的情況。“此人是大上個月十八日,與中書舍人宋昱一道出的京師。在路上只用了二十三天,便趕到了疏勒。然後就被咱們的留守弟兄迎上,派專人一路護送到了這邊!”

“據朝廷那邊傳過來的消息。此人是走了虢國夫人的門路,才撈到了中大夫之位。但他好像跟中書舍人宋昱不太合得來。宋舍人到哪裏都是前呼後擁,卻故意暗示地方官員們不要搭理薛大夫!”

“還有什麽?”封常清輕輕皺眉,蒼老的臉上不見半點酒意。“按道理,他們不應該為同黨麽?”

“屬下們也猜不出這其中緣由究竟是因為什麽?”節度府判官的岑參搖搖頭,低聲回稟,“兩人雖然同為楊國忠的親信,在路上卻沒有同行。並且待遇簡直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不過據派去接待那些欽差侍衛的弟兄匯報,好像薛大夫在路上另有一番奇遇。在會州附近,一個自稱姓李的管家,送了他一匹駿馬,一籃子書。書裏邊夾著很多金葉子。”

這個消息非同小可,封常清的眼神立刻一亮,沉聲追問:“那個人是誰。他們還知道些什麽?”

“向咱們吐露消息的人姓董。是龍武軍的一個夥長。按他自己的話說,是這次倒黴,才攤上一個需要跑這麽遠的差使。”岑參想了想,低聲補充,“根據他酒後的醉話,我等推斷,送薛大夫金子的人,跟楊國忠屬於完全不同的另外一股勢力。而根據他描述出來的贈金者容貌,很像是個閹人!”

“閹人?”封常清眉毛迅速上挑,旋即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姓薛的是太子,或者哪位皇子的人?”

“正是!”岑參輕輕點頭。“否則也沒必要趕出距離京師那麽遠的地方,才跟姓薛的說話!”

“嗯!”封常清低聲沉吟。薛景仙今天說過的所有話,在他耳邊匆匆回響。“好像此人在宣旨時,第三句提的就是楊國忠和太子?莫非太子殿下復出了?你等可有類似消息?”

“太子殿下已經於上個月中旬復出。目前正在秦國楨、國模兄弟兩個的輔佐下,重新熟悉政務。據說這回陛下突然有了傳位之意,所以命令楊國忠全力配合!”

這就對了。封常清搖搖頭,臉上浮現了一絲苦笑。怪不得薛景仙今日如此賣力氣,原來已經抱上了太子殿下的粗腿。作為手握重兵的邊鎮節度,他當然不能輕易跟太子之間起什麽瓜葛。否則,王忠嗣大將軍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非但自己落得郁郁而終,連累著河西軍也跟著實力大損,無數弟兄稀裏糊塗地被繼任者哥舒翰葬送在石城堡外。然而,為了安西軍的未來著想,薛景仙這個人還真的不能得罪。否則,一旦太子將來接替了皇位,等著大夥的,還是一場飛來橫禍。

既要面對來自前方的刀光劍影,還要提防來自背後的淒風冷雨,饒是封常清久經大浪,一時間也覺得十分難做。無論如何,保持安西軍的安穩最為重要,尤其是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更是萬分馬虎不得。想到這兒,他嘆了口氣,低聲追問,“姓薛的在疏勒城時,見到了邊監軍沒有?可否派人與其聯絡?”

“沒有!”岑參笑著低聲保證,“邊令誠那廝剛好出去巡視他的那幾百頃田產去了,當時不在城中。”

“那就好!”封常清心中暗松一口氣。雖然他這個安西都護府副大都護,眼下頭頂上並沒有正職壓著,但監軍邊令誠的影響力卻不容忽視。萬一薛景仙已經跟邊令誠勾結上了,或者邊令誠得知了薛景仙背後的來意,準備借此向楊國忠邀功。安西軍必然會遭受一番動蕩。畢竟,邊令誠作為朝廷派來的監軍,所代表的乃大唐天子本人。